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1 . 从下面地图信息中可以判断,图中的“宋”是指中国古代的
A.春秋宋国B.南朝宋朝C.北宋王朝D.南宋王朝
2021-08-10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11校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3 . 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等草原人后裔分成甲、乙、丙、丁四姓,中原士人分为全国大姓及州大姓、郡大姓、县大姓几个等级,鼓励二者按等级通婚。这一诏令的推行有利于
A.促进民族融合B.取缔特权阶层
C.加快社会流动D.提升官员素质.
4 . 北魏孝文帝南伐迁洛时,“诏以车驾所经,伤民秋稼者,亩给谷五斛”。巡行淮南时诏曰:“如在内地,军事须伐民树者,必留绢以酬其直(值),民稻粟无所伤践”。这说明孝文帝
A.以儒学作为治国思想B.注重规范官吏的行为
C.有重农与民本的思想D.重视对地方行政监察
5 .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2021-06-01更新 | 405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0年山东聊城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晋时“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南朝(宋)刘裕代晋自立为帝后,开始整顿吏治,重用寒士。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门阀士族地位动摇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科举制度开始推行D.宦官外戚交替执政
2021-05-17更新 | 570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北朝时贾思勰著农书《齐民要术》,对于锄草他认为:“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五谷蔬菜瓜果之属,皆如此也。”,这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
A.分工细致B.是北方的主要经济形式
C.注重精耕细作D.收成完全取决于人力
8 .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B.畜牧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2021-04-15更新 | 502次组卷 | 91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9 .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这种现象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经济重心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以汉文化取代鲜卑文化B.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C.保证统治政策的连续性D.通过文化认同确立正统地位
2021-03-19更新 | 967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