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     
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
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的是(     
①改用汉姓   ②分科取士   ③迁都洛阳   ④改说汉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 . 下图为考古发现的两幅北朝壁画和砖画内容。左图为北朝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右图为北魏砖画汉族妇女制作烙饼图。这表明当时(     
A.书画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B.少数民族普遍推行农耕生产
C.统治者积极推行封建化政策D.民族间生产和生活相互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后赵石勒设“君子营”,礼遇“衣冠华族”,重用汉儒张宾等,“朝会常以天子礼乐飨其群下,威仪冠冕从容可观矣”。北魏拓跋珪吸收汉族士人,制定典章制度,按照周秦以来中原王朝的规模,建立北魏朝廷,这些做法(     
A.致使民族矛盾基本消除B.增强了北魏政权合法性
C.保障了社会秩序的稳定D.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孝文帝亲政后,曾确定北魏在五行中之位次,将东晋南朝宋齐、十六国定为僭伪,北魏承西晋之金德为水德。孝文帝此举的用意主要是
A.为其接受汉族文化扫清障碍B.缓和与西晋政权的矛盾
C.为实现各民族平等制造舆论D.表明其中华正统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其根本目的是
A.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B.顺应民族交融潮流
C.打击鲜卑族保守势力D.缓和阶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1981年宁夏固原北魏墓出土的木棺上的漆画(局部)。经考证,漆画绘制于太和(477-499,孝文帝年号)年间,中心内容是中原地区的历史故事。画中人物的服饰除汉服外,大多穿着典型的鲜卑服;下方装饰连珠纹的团花图案,显示出波斯文化的重要特征。作为实物史料,该画可以证明当时
A.中原文化占据了统治地位B.鲜卑贵族阻挠孝文帝改革
C.与西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D.不同民族间存在文化交融
8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这两次改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都瓦解了贵族阶层势力B.都促进了民族融合
C.都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D.都促进了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北方统一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