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22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田余庆在《东晋门阀政治》指出:“门阀政治,是皇权与士族势力的某种平衡,也是适逢其会得以上升的某几家士族权力的某种平衡。”由此可知(     
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士族专权导致东晋政权衰落
C.门阀政治有利政权平稳过渡D.呈现了政治分权制衡特征
3 . 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称:“吾先公以来世奉中国,且华裔理殊,强弱固别,岂能与晋竞乎?何为不和以害吾百姓邪!”氐族苻坚称:“今四海事旷,兆庶未宁,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这表明当时(     
A.中原王朝与北方各族关系融洽B.边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趋势
C.北方少数民族华夏认同感增强D.北方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
2023-12-28更新 | 420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五胡视自己为“炎黄子孙”,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开始自称“中国”,由此出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从承认东晋“正统”,到纷纷自称“中国”、“中国正统”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中原农耕经济遭到破坏B.民族交融及统一的民族心理渐趋形成
C.中原王朝权威受到挑战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023-12-26更新 | 92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后,向部众宣称自己受命于天,并建国号为“汉”;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这些可以佐证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学始终占据统治地位B.统治者道德修养较高
C.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D.国家统一趋势已出现
6 .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地区时期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水以北郡数秦岭淮水以南郡数
西汉1037429
西晋1628676
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B.政治中心开始实现南移
C.西汉的疆域比西晋小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2023-12-14更新 | 349次组卷 | 57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B.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C.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2023-11-24更新 | 103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华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门阀政治取代了皇权政治B.出现权力制约与平衡机制
C.门阀政治确保政权稳固D.士族专权威胁君主专制
2023-11-23更新 | 108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中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成书于6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南方的汉人认为“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到北魏后期,他们不得不承认“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感叹“北人安可不重”。南方汉人看法的转变说明(     
A.北魏汉化加深B.儒家地位动摇C.南方日渐衰落D.南北习俗趋同
10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B.实行盐铁专营C.废旧俗兴汉化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023-11-20更新 | 8次组卷 | 56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