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呈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史书的正统之辩,表中内容反映出(     
史书观点
《三国志》魏以土德上承汉朝火德,应为正统
《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
《魏书》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后裔,占据中原,当为正统
A.南朝以华夏认同论正统B.历史解释力求规避主观认识
C.史书观点折射时代特征D.官修史书能够呈现历史事实
2 . 《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     
A.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
C.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
3 . 从公元2世纪末期起,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艰难时世。“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土地荒芜,无数人民死于兵燹饥馑,或逃往江南。与此同时,游牧在北方草原上已降汉附边的少数民族,乘中原动荡之际大批南迁。上述现象客观上(     
A.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B.有利于封建经济转型和发展
C.强化了门阀士族的既得利益D.冲击了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北方地区出现民族大融合
B.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文化的认可,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北方游牧民族转向衣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进程加快
2023-04-19更新 | 93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5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下列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散乱频繁B.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023-04-13更新 | 322次组卷 | 6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南北朝时期,胡服在中原地区成为普遍流行的服装形式,其服装特色也被汉族服饰所吸收。同时,少数民族统治者十分羡慕古代帝王士大夫峨冠博带、宽衣大袖的服装,并使之在其礼服中保留下来,流传下去。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统促进服饰交融B.民族交融影响服饰发展
C.中外服饰相互受到影响D.汉人认可少数民族政权
2023-03-0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隋书·经籍志》曰:“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下诏:“不得以北语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一举措(     
A.使得民族矛盾基本消除B.利于加速民族交融进程
C.导致汉族文化取代了鲜卑文化D.实现了北魏社会制度的封建化
2023-03-02更新 | 70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中国古代,货币的流通量能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十六国和北魏前期,史书多记载“遂不用钱”“钱不同钱”“钱终不行”“钱货无所周流”等。但北魏太和以后不到百年时间,北朝官方铸币共9次,与同时期南朝差不多。这一变化反映了(     
A.货币促进经济重心南移B.北方商品经济恢复发展
C.市场管理逐步的规范化D.北魏实现了对北方统一
9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示意图反映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和南方开发初见成效B.中华古代文明走向成型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进程加快D.北方少数民族日益活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少数民族统治者此举意在(     
A.提高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B.改变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C.强调自身政权的正统地位D.实现与汉族间的平等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