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对如图所示的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
C.社会分工扩大D.民族交融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除尊孔外,北魏孝文帝还诏祀尧、舜、禹及周文王,诏修尧、舜、禹庙;又祭汉高祖,又遣使祭东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又遣使祭泰山及华山等。孝文帝上述举动意在(       
A.学习汉朝的治国理政经验B.传播儒家礼制文化
C.彰显政权的华夏正统地位D.推动鲜卑民族汉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学者吴洪琳认识到,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不仅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多加斟酌,十分谨慎,往往在其统治地区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这些民族政权意图(     
A.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B.获得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C.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D.采取中原地区的管理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受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灾异发生时君主发表“罪己诏”在汉武帝时形成了制度。孝文帝是北魏时首位下发“罪己诏”的皇帝,并先后五次颁发“罪己诏”检讨过失。这说明北魏(     
A.君主权力受强力制约B.灾异现象多于西汉
C.治国理念受儒学影响D.天人感应思想形成
5 .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B.农耕化的过程C.工业化的过程D.汉化的过程
2023-07-15更新 | 140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利于农业发展B.南方土地大量开垦
C.南方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D.北方人口南迁,带来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7 . “(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北魏孝文帝(     
   
A.重视汉族文化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
2023-06-14更新 | 87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 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逢冯太后丧事, 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这一材料可用于研究(       
A.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B.礼乐制度的历史延续性
C.南北政权的隶属关系D.北魏封建化改革的影响
2023-05-31更新 | 1361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东晋初年为北方移民设置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的安置点,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不必承担国家税役。该政策的实施(     
A.引发了西北少数民族内迁B.实现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C.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23-05-30更新 | 1305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魏前期,百官没有俸禄,对于地方官,朝廷只问其能否上交一定数量的租调而不管他们对地方的搜刮。太和八年(485年)朝廷“始班俸禄”,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百匹者死”。实行均田制之后,官员可以得到一定职分田上的收入,但“卖(职分田)者坐如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俸禄制的实行杜绝了官员贪赃枉法   ②改革措施反映了民族交融的潮流
③金属货币成为官府的主要支付手段   ④官员们没有取得职分田的所有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05-28更新 | 51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