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2019-08-23更新 | 1063次组卷 | 4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其主要表现有
①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农民          ②鲜卑贵族成为中原封建地主
③汉人胡食、胡服                       ④《齐民要术》介绍黄河流域畜牧业生产技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19-01-30更新 | 4189次组卷 | 97卷引用:甘肃省靖远一中2019届高三9月月考高三历史试题
4 . 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6 . 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着当时
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B.鲜卑与汉族地主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彻底消失D.落后的民族终将被强大的民族代替
7 .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表现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迁居洛阳的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
B.鲜卑贵族占领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C.汉族人民学习了鲜卑族的游牧经验
D.“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描写了鲜卑女子的汉化结果
8 . 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2016-11-27更新 | 172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从社会发展和进步、顺应历史潮流的角度看,以下事件最符合这一标准的一组是
A.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B.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
C.管仲改革和魏文侯变法D.商鞅变法与庆历新政
10 . “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的“均富贵”措施的是
A.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北魏实行均田制D.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