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登上汉王之位,率先起兵反西晋,他为自己辩解说:“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今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民望。”这反映出当时(     
A.西晋的统治已经分崩离析B.华夏认同感的加强
C.皇位的宗法传承得到维护D.汉代制度受到追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部边境汉人放牧图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C.民族交融加强D.社会分工扩大
2023-12-2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对如图所示的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
C.社会分工扩大D.民族交融加强
4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C.民族交融加强D.社会分工扩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对魏晋时期的两幅图片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
A.胡汉民族间的差异已消除B.汉族文化失去了主导地位
C.文化交流促进了区域开发D.民族交往促进了文化交融
2023-12-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漠中,分布着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地下壁画砖墓群,这些砖墓群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墓中精美的壁画(见如图)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珍贵缩影。以下对如图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农业生产得到恢复
C.社会分工不断扩大D.民族交融得到加强
7 . 西晋灭吴之战与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两次著名的“南北战争”。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①西晋灭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   ②淝水之战缓和了民族矛盾
③两次战争主要发生在长江沿岸                    ④两次战争都是北方政权攻灭了南方政权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三国时期,扬州由东汉时的3个郡分为8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赣江流域原东汉豫章郡则被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拓展B.江南市镇经济兴起
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而据《晋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向中原迁徙,在北方建立起许多政权,这些政权大都自称是黄帝后裔。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仍导致外族入侵D.中央集权制度不被认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

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方边境汉人放牧图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
C.民族交融加强D.社会分工扩大
2022-11-10更新 | 742次组卷 | 4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