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曹魏实行屯田,由各州郡设置典农中郎将等主持屯田,其中民屯田租很重,通常是“持官牛田者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西晋统一后,颁行占田课田制,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一变化(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B.加剧南北经济的不平衡
C.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D.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五胡(匈奴、羯、氐、羌、鲜卑)乱华”是一个贬义词,“五胡”是牧人,不是野蛮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也有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该学者的观点(     
A.意在强调少数民族比汉族更为先进B.侧重于分析华夏观念形成的背景
C.辩证地认识了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D.说明了民族交融趋势加强的动因
3 . 3—6世纪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逐步内迁,建立众多汉化政权,“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汉人的服饰、饮食、语言等也受胡人影响。这表明(     
A.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消除B.民族交融呈双向互动特征
C.内迁各族已完成封建化D.农耕文明被游牧文明征服
2024-04-1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晋书》中记载:“夏,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湿,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由此可见(       
A.司马昭伐蜀中重视疫病的防治B.伐蜀对完成国家统一意义重大
C.应首先攻打蜀国但条件还不够成熟D.攻打吴国不在司马昭战略计划之列
2024-04-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浙江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66年,晋武帝下诏:“豪人富商,挟轻资,蕴重积,以营其利。故农夫苦其业,而末作不可禁也”。269年,他又敕戒郡国计吏、诸郡国守相令长,“务尽地力,禁游食商贩”。这从侧面反映出(     
A.政府取缔一切商业活动B.封建统治根基已经动摇
C.传统经济结构走向瓦解D.商品交换活动日趋发展
2024-04-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少数民族分布及迁移示意图。下列表述,符合此图所反映史实的是(     
A.内迁民族开始在中原建立政权B.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
C.匈奴人西迁,建立了贵霜帝国D.佛教在这一时期开始传入中国
2024-04-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从汉文帝十二年到王莽始建国三年的180年时间里,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决溢了十次之多,其中五次导致改道,浸灌良田至十余万顷。魏晋十六国时代,黄河长期安流,多年无患。这主要是由于,魏晋十六国时期(       

A.北部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B.玄学主张任其自然并崇尚清谈
C.皇族与门阀世族协力共治D.铁农具开始使用推动水患治理
2024-03-2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从东汉到三国国家统计的户口人数的变化情况。从制度上看,变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     
朝代时间户数口数
东汉公元157年10,677,96056,486,856
公元263年663423 1,466,42344328817,672,881
公元263年280000   940000
公元280年523000 2300000
A.两税法不再依赖人口收税B.黄巾大起义使人口骤减
C.国家分裂下人民流离失所D.门阀大土地制隐匿人口
2024-03-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9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C.民族交融加强D.社会分工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所示是来自某历史学者的统计。他试图以此说明魏晋时期(     
A.士族集团勾结成风B.统治集团的封闭化
C.朝廷朋党之争严重D.地方割据势力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