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1 道试题
1 . 如图是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时期新兴的政治文化的比较。这反映出(     
●南朝史传叙人——
风神夷简雅有远韵
词采遒艳善为文章……
●北朝史传叙人——
武艺绝伦,有将帅之略;性雄豪,工骑射;
详练故事,有几案才;明练时事,善于断决;
敏于从政,果敢决断……

A.南朝政治文化的成熟B.南北实力的此消彼长
C.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D.北朝政治文化的优势
2022-08-03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可以直接用来研究(     
某一时期我国北方及西南部分地区统治者族属表
所属
民族
匈奴鲜卑賨( Cong)
政权
名称
前赵、
北凉、夏
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后赵前秦、
后凉
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A.三国时期的政权鼎立B.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
C.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D.五代十国的更迭分立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示意图。图中“A”处代表的政权是(     
A.吴国B.西晋C.东晋D.陈朝
2022-08-02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魏晋南北朝三百年中,江南户口几乎没有增长;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编户出现引人注目的增长,到北魏末年仅河北扩户就曾使当地丁口增加了一倍之多。这一反差(     
A.反映出北方较南方统一安定B.显示出北朝国家能力的强大
C.是因为江南经济开发的滞后D.表明北方率先终结门阀政治
22-23高三上·江苏·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鲜卑“慕容家族”历史名人(部分),由如表可见(     
人物记载出处
慕容皝(前燕奠基者)尚经学,善天文《晋书》
慕容儁(前燕建立者)博观图书,有文武干略
慕容宝(后燕太子)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善属文
慕容德(南燕建立者)博览群书,性清慎,多才艺

A.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B.西晋时北方地区民族交融频繁
C.十六国部分统治者汉文化程度高
D.北朝统治者大力推广传统儒学
2022-07-26更新 | 469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2(江苏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道武帝(拓跋珪)入主中原以后,面对人口众多的汉族地区,一开始就采取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拓跋部贵族面临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他们圈占、抢夺大量的土地,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拥有的奴隶则变成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材料旨在说明北魏初期(     
A.国家统一为政策调整奠定基础B.统治区域内实行封建剥削
C.鲜卑族汉化和封建化进程D.拓跋部贵族实行汉族生活方式
7 . 北魏孝文帝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和“党长”,“三长”计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等。这一做法(     
A.有利于加强国家管理B.使租庸调制得到推广
C.标志游牧经济的终结D.导致了民众负担沉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战乱影响商品经济发展
B.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北方农耕经济发展充分
D.南方的赋税来源依赖商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北魏时期,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分明姓族、改易汉俗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符合时代发展潮流B.改革的措施得当有力
C.加速了封建化进程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10 . 在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其子女婚嫁。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拓跋夜华不顾贵族身份入赘当地汉族名门大族李氏,随妻李小蝶改名为李夜华,努力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入赘这一举动(       
A.婚姻已不再看中门第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C.自由婚姻观成为主流D.少数民族比汉族思想开化
2022-07-1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