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时,内迁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和鲜卑卷入西晋内战,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到南北朝时,北方十六国除前凉、北燕、西凉外、都由少数民族建立。据此推知(     
A.少数民族完全掌控了中原局势B.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C.各民族间的民族隔阂逐渐消失D.中原人民南迁导致北方社会动荡
2 . 关于水稻种植,我国古代文献中留下了大量记载,据此可以看出(     
“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四民月令》崔寔(东汉)
“下泉宜稻,得其宜,则利百倍”《博物志》张华(西晋)
“曝(稻)根令坚”;“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
A.农业劳动模式发生变化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C.土地利用效率尚需提升D.水稻种植区域得到推广
2024-04-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266年,晋武帝下诏:“豪人富商,挟轻资,蕴重积,以营其利。故农夫苦其业,而末作不可禁也”。269年,他又敕戒郡国计吏、诸郡国守相令长,“务尽地力,禁游食商贩”。这从侧面反映出(     
A.政府取缔一切商业活动B.封建统治根基已经动摇
C.传统经济结构走向瓦解D.商品交换活动日趋发展
2024-04-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三国至隋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黄河保持着长期安流的局面,其中见于记载的河溢现象只有几次,如果要考察这一时期长期安流局面出现的原因,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因素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局B.古代治理水患技术的进步
C.政府对治理黄河水患的重视D.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
2024-04-02更新 | 74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2024-01-28更新 | 132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集体练习历史试题
7 . 西晋中后期旱灾、疫灾频发,大量百姓沦为流人。李庠(成汉建立者李特之弟)“与六郡流人避难梁益。道路有饥病者,庠常营护隐恤,振施穷乏,大收众心”。吴兴内史孔坦“以岁饥,运家米以振穷乏,百姓赖之”。由此可知,当时(     
A.政府重视社会救济B.地方豪强稳定社会秩序
C.西晋统治危机严重D.流人迁徙推动南方开发
2023-11-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宏图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西晋末年内迁的少数民族虽然造成了战乱,但也以游牧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他意在强调当时(       
A.少数民族相比汉族更具活力B.中华民族在冲突、交融中进步
C.游牧文明较农耕文明占优势D.少数民族内迁加速了西晋灭亡
9 . 唐代杜佑在《通典》中写道:“曹魏翦弱藩戚,未几覆亡。晋室分兵八王,致乱尤速。晋以魏公族微弱,神器易迁,故委兵诸王,未几迭相攻伐,遂亡天下。”据此可知,西晋灭亡在于(     
A.宗室诸王内战B.内迁民族冲击C.曹魏势力篡权D.农民起义打击
2023-11-04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10 . 西晋末年的移民路线主要有:从冀州迁往辽东地区;从洛阳一带迁往扬州;从长安出发,西北经凉州达敦煌地区,东南经豫州前往扬州,西南则迁往益州以及更西南。对此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A.政治因素影响人口分布态势B.区域间商品交流逐渐频繁
C.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移民方向D.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