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北朝时贾思勰著农书《齐民要术》,对于锄草他认为:“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五谷蔬菜瓜果之属,皆如此也。”,这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
A.分工细致B.是北方的主要经济形式
C.注重精耕细作D.收成完全取决于人力
2 .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B.畜牧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2021-04-15更新 | 502次组卷 | 9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统计,从孝文帝即位的延兴元年至太和四年,有史可考的各地暴动、叛乱事件就有二十几起,北魏政局处于严重动荡之中。这说明
①北魏统一北方违背了历史潮流   ②北魏统治者固守旧思想
③社会矛盾尖锐   ④改弦更张,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4 .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
5 . 钱穆认为“要以见魏晋南北朝时代一切学术文化,必以当时门第背景作中心而始有解答。当时一切学术文化,莫不寄存于门第中,由于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亦因门第之培育,而得生长发展。”材料旨在强调门第制度
A.利于中国学术文化的传承B.奠定了贵族政治文化基础
C.打破了特权对政治的垄断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针对于此,孝文帝
A.行租庸调制B.推行均田制C.致力迁都洛阳D.大力革新吏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材料中“露田”和“桑田”的来源是(     
A.政府掌握的土地B.地主原有的土地C.农民开垦的土地D.地主兼并的土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孝文帝时大多数人主张迁都比洛阳富裕的邺城(今河北临漳),而孝文帝却选择“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的洛阳。这一做法旨在
A.保障北魏政权粮食供应B.更利于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C.缓解鲜卑贵族内部矛盾D.完成南下伐齐统一的大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一次历史课后,刘敏对陆莹说:“按今天课上讲的,你可能应该叫步六孤莹。”陆莹回敬道:“那你就叫独孤敏。”这次历史课讲的内容应该是
A.诸侯争霸B.北魏孝文帝改革C.秦灭六国D.江南开发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