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采取改革时,对鲜卑不符合时代的、阻碍社会进步的一系列诸如语言、文字、服饰、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文化思想方面尊儒学,崇孔子,力推儒家核心思想,文字方面学习当时比较先进的中原地区广泛使用的文字——汉字,这些措施对促进其治下的各族人民交融,作用不言而喻,进而对铸牢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举足轻重,十分关键。虽然孝文帝拓跋宏在改革时有一些做的不好的方面,但从整个历史的进程上来看,仍不失其积极的一面,对促进社会进一步整合,起到了关键作用。

——摘自《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再认识》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在思想文化上的措施。
(2)概括材料中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评价的依据。
2021-06-08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2 . 材料北魏王朝肇兴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淝水之战后,拓跋珪攻灭后燕、坐拥中原,于天兴元年(398年)六月正式建国,选定"为国号。七月正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并参照中原王朝进行都城规划建设。十一月,“典官制,立爵品,定律令,协音乐……撰郊庙、朝勤、飨宴之仪。十二月,拓跋珪正式称帝,群臣奏以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黄帝后裔成为获得北魏官方正式认可的皇室族源叙述。进驻中原后,北魏王朝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同时下令朝野皆束发加帽”,以示袭用中原衣冠。迁都平城前后十余年间,鲜卑统治者苦心经营,实现了由塞外游牧政权到中原王朝的政治转型,为统一北方、走向极盛奠定基础。

——摘编自彭丰文《从盛乐到平碱:北魏王朝的国家建构与政治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迁都平城后建构国家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国家建构的影响。
2021-05-05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初期,法律制度不健全。母权制社会时期的一些习惯法被保留下来,存在“用刑之意多而恤刑者之意少”等不足。孝文帝上台后,对法制进行了改革。自幼深受儒家教育熏陶的孝文帝,将礼教为先的思想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并躬行亲践,为其祖母冯太后服丧,摒弃了鲜卑民族传统上对长辈不尊敬的恶习。儒家思想中的观点也被融入法律中。太和十二年,规定“诸犯死刑者,父母、祖父母年老,更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以闻”,将罪犯留下来照顾长辈。孝文帝通过亲自断刑了解法律的缺陷,改革监狱内部的审判方法,并广纳法律人才修改法律条文,扩大法律的覆盖范围。在刑罚实行方面,缩小缘坐刑的连累范围。用流刑来代替死刑是孝文帝改革的一大亮点,流刑逐渐成为刑罚中的“正统”。孝文帝要求执法人员公正执法,太子恂在迁都洛阳后策划谋乱被处以重刑。

——摘编自于彦梅《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考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
2021-05-1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丙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前期,以女性血缘祖先和自然神祇为主要祭祀对象,保留较多鲜卑旧俗。孝文帝将尧舜禹等华夏先祖及汉、魏帝陵纳入北魏祭祀,将道武帝确立的五庙制改为七庙制,不断完善宗庙祭祀,确立起北魏宗庙祭祀体系;大力祭祀华夏圣君、比干、孔子,以“孝”为核心的价值观成为孝文帝社会教化的思想武器;通过频繁仪式性祭祀活动,将华夏先祖移植到北魏政治土壤中,与拓跋血缘祖先互为表里,完成了北魏政权正统地位论证。孝文帝以拓跋氏宗子和华夏正统接班人双重身份进行祭祀,昭示其正统嫡传的合法性,成功确立了以拓跋氏君权为核心的统治秩序,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

——摘编自《北魏孝文帝祭祀活动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祭祀改革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祭祀改革的影响。
2021-05-11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