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逐步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矛盾,积聚的不满最终引发了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     
A.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B.改革要与自身实际相适应
C.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D.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精神
2024-04-07更新 | 129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南方汉人认为北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到北魏后期却不得不承认“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旨在强调(     
A.鲜卑族被汉族同化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孝文帝改革的影响D.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2022-08-18更新 | 1089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日:“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防止少数民族柔然骚扰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2022-06-14更新 | 616次组卷 | 9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B.畜牧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2021-04-15更新 | 500次组卷 | 9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孝文帝改革要求鲜卑人改穿汉服,改用汉姓,改说汉话,与汉人通婚。这反映的是
A.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文化B.游牧生活的传统灭亡
C.孝文帝数典忘祖脱离实际D.蕃汉分治成时代趋势
6 . 史书记载北魏在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初建台省,置刺史、太守、尚书郎以下官,悉用儒生为之。”这反映鲜卑族的政策调整包括
①废除宗主督护制②仿照汉族建立官制       
③仿汉制建设都城④吸收法家思想文化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休耕轮作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实现人民“殷盛”而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鼓励农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019-12-0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C.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2019-09-02更新 | 643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D.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的兴旺
2019-01-30更新 | 31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2019-01-30更新 | 5203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大连二十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