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
2019-01-30更新 | 272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2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 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 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 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时期的社会现象。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3-11-30更新 | 55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至于元嘉(刘宋刘义隆年号)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倾,膏腴上地,亩值—金……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履衣天下。

——《宋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做出阐释。(要求表述成文,阐述要素包括原因、表现及影响等)
4 .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值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 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演变

时期盛乐时期①
(258—398年)
平城时期
(398—494年)
洛阳时期
(494—534年)
北魏墓葬
出土服饰
形制代表
出土地址呼和浩特
鲜卑墓
大同深井墓河南偃师
染华墓
解释该时期服饰多头戴风帽,上衣下裤,窄袖袍衫,足蹬皮靴,典型鲜卑风格多数窄袖袍衫、垂裙黑帽;少数头戴小冠,褒衣博带(汉服特点);个别窄袖袍衫与褒衣博带并存该时期既有南朝官服元素,又糅合鲜卑服饰款式特征。汉族墓葬出现上衣下裤、长靴及膝现象

①鲜卑拓跋部于公元258年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后建立代政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则材料,分析: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概括北魏时期服饰的发展趋势?从史料价值角度,分析北魏墓葬出土文物对研究该时期社会历史的意义。
2021-02-22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
6 . 阅读材料并回答

材料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比较两段材料,指出江南地区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2020-12-0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材料三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图中所示的现象出现于北魏时期,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
2020-11-27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新的开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至于元嘉(424年一453年)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宋书》(南朝)

材料二   经济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上,垦田面积日益增多,牛耕已经普遍推行,粪肥也在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江南种植……其次表现在手工业,冶铁技术也有显著进步,创杂炼生鏢法……蚕缫丝技术大见提高。由于江南河流纵横,为适应经济、军事的需要,造船业特别兴旺。其它如烧瓷、造纸、漆器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水平。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建康之外,又有成都、江陵、京口、襄阳、寿阳、番禺等地,也都是有名的商业城市。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9 . 《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一段描述如下:“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此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
③江南地区土地肥沃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民为侨民,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吠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摘编自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徐光启文集》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于慎行《谷山笔麈》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
(2)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优势,获取功名,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根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2020-11-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