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门阀制度》一书认为,中古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据此可知
A.士族因免徭役而经济实力强大B.政治地位决定了士庶的差别
C.婚姻关系固化了当时的阶级D.门阀政治是当时政治的主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东晋时期,皇权受制于士族门阀,朝廷中重要官职均为门阀士族把持,庶人不能染指。至于左右朝政的六品以上的宰辅,更是完全由士族垄断。这反映出当时
A.庶族地主不满生存现状B.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
C.门阀之间争夺核心权力D.社会阶层流动受到阻碍
2022-05-18更新 | 1154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公元6世纪初期,地处今天河北、山西北部及内蒙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今天的河南、陕西关中的农耕富饶之地。推动这次北方人口较大规模迁移的因素是
A.封建生产方式的扩展B.黄河流域的长期持续分裂
C.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D.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改革
2022-05-17更新 | 1033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魏书·裴植传》记载,北魏官员裴植一家,父母双亲尚在人世而兄弟已经分家,而且子女的财产和父母严格分开。《魏书》对此评论说,“一门数灶,盖染江南之俗也”。据此可知
A.江南财产私有观念更强B.宗法制度开始崩溃
C.北方风俗深受南方影响D.门阀政治逐渐衰落
2022-05-14更新 | 548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甘肃高介县博物馆里面陈列着魏晋壁画《角抵图》(下图所示):又称为“角抵戏”。角抵戏是汉代时盛行的种包含多种艺术形式的娱乐性较强的综合艺术,东汉时将其列人百戏。从图中人物的装束和发饰等相貌特征来看,其皆属魏晋时期寓居河西的粟特人。这可用来说明魏晋时期:
A.河西走廊文化的繁荣B.民族交融的发展状况
C.体育娱乐活动成为时尚D.北方少数民族崇尚武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时期,建立后赵的羯、前秦的氐、后秦的羌对汉文化热情高涨,前秦皇帝苻坚甚至堪称汉学家,曾经不无自得地说:“朕一月而三临太学,周公和孔子的传统总算不会在朕这里中断。”这有利于
A.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B.国家教育水平的进步
C.降低佛道思想的影响力D.传统主流文化的延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宋书》记载:南朝宋时期,路太后(孝武帝母)的侄孙路琼之去拜访中书令王僧达,被其讥笑祖上是王家的车夫。路太后震怒、请求孝武帝惩处。孝武帝回道:“琼之年少、自不宜轻造诣(拜访)。王僧达贵公子,岂可以此事加罪!”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B.君主的权力受到削弱
C.庶族地主力量不断增长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2022-05-02更新 | 952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南朝时,朝廷中的制局小司、外监、舍人等品级较低的官员虽多为寒门却往往被委以将相之权,而原有的将相之职并未废弃且多由士族担任。琅琊王氏出身的太尉王俭感叹自己“虽有大位”但权力却不及舍人。这反映出
A.士族丧失政治特权B.南朝政制混乱失序
C.君主专制有所加强D.三省制度框架建立
2022-04-30更新 | 56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粤港澳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班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自武帝时创立太学,所谓“太学”,其实质就是儒家式的大学,太学的教授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在太学实行“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的政策,下至郡太守卒吏,皆用通一艺(一经)以上者,形成了“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的局面。西汉后期,五经博士增加至十几个,太学生也增加到几千个,太学成为全国文化学术的中心。

——摘编自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等

材料二   (东汉以后)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故论学术,祗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矣。

——摘编自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时期兴办太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西汉至魏晋时期学术文化中心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2-04-30更新 | 46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10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塑造华夏正统过程中,北魏政治文化具有特殊性,其礼仪仍保留有拓跋鲜卑旧俗,但北魏吸纳华夏礼仪、开创新局的态势不容小觑。虽偏安江南,东晋南朝在礼仪制度上居于优势地位,仍以华夏文化正统自居。道武帝开国以后,北魏统治者华夏认同观念潜滋暗长。延至孝文帝,自觉塑造华夏正统的意识更为突出。中书监高闾认为判别华夷的标准在于是否“地据中夏”,具有鲜明的政治地理的概念。同样在文化标准上,北魏虽然有限度地承认南朝作为华夏政权的合法性,但以“中夏”自居,视南齐为“南夏”。由此可见,北魏正统观念存在地域与文化两种不同的判别标准,但无论具体标准为何,均凸显出孝文帝积极塑造北魏为华夏正统王朝的强烈意识。

——摘编自赵永磊《争膺天命:北魏华夏天神祭祀考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塑造北魏为华夏正统王朝”的有利因素。
(2)据材料概括北魏政治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政权塑造华夏正统产生的积极影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