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晋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皆是高门望族,成为帝室联姻的主要对象(如表)。东晋帝室如此联姻旨在(       

东晋帝室联姻概况

婚媾

人物

出后(皇帝联姻对象)

济阳虞孟母(元帝后)、颍川庾文君(明帝后)、太原王穆之(哀帝后)、琅邪王神爱(安帝后)

尚主(公主联姻对象)

太原王禕之尚寻阳公主、琅邪王嘏尚鄱阳公主、王献之尚新安公主、谯国桓温尚明帝女南康公主、颍川荀羡尚寻阳公主、陈郡谢混尚孝武帝女晋陵(阳)公主

宗室婚

司马道子娶太原王国宝堂妹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观念保守,重视门第
C.拉拢士族,巩固政权D.纯净血统,统一思想
2022-07-11更新 | 348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齐编修的《魏书》中,宣称北魏的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少子昌意的后裔。同时《魏书》称东晋为“僭晋”,又称南朝政权为“岛夷”。北齐这一做法旨在(     
A.增强自身政权合法性B.推动民族间的交融
C.巩固孝文帝改革成果D.维护传统华夷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坞堡外有坚固的围墙和高大的碉楼,内有强大的私人武装和家兵,他们平时在土地上大规模耕作,农闲时则练兵习武、制造器具,战时防守作战。这些人脱离国家的户籍,成为地主豪强的私家人口。这一状况()
A.有利于政府加强基层户籍管理B.推动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壮大
C.妨碍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促进了集体劳作形式的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三国魏明帝曾向屠肆(屠宰场)征收“牛肉小赋”,以增国库。北魏时肉类买卖兴盛,以致有的官员“前劳赐,有余肉百斤,卖之”(赏赐所得的肉自己吃不完就拿出去卖),肉食买卖是司空见惯之事。造成当时北方肉类市场繁盛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移促进区域的开发B.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C.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传入D.汉族饮食习惯发生巨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云冈石窟前期大佛雕有大耳、大目,具有典型北魏鲜卑族人的特点:公元494年以后佛像造像追求精细,面型大多消瘦,服饰也趋向宽衣博带,显现出南朝士人“秀骨清像”的独特形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反映鲜卑族加速封建化B.三教合一逐渐完成
C.石窟佛像属于影像史料D.体现中西文化融合
2022-07-07更新 | 59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代中国形成了在郊外祭祀天地的传统。北魏初年,国家祭礼采用了具有北土旧俗的“西郊祭天”;迁都洛阳后,国家祭礼体系中又增加了具有中原华夏礼制的“南郊祭天”。这一变化(     
A.强化了政权的合法性B.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
C.凸显了祭祀的复杂性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性
2022-07-0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其用典出自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流民南迁。这一历史现象客观上(     
A.消除了中原地区的民族矛盾B.确立了户口南多北少格局
C.推动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D.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繁荣
2022-07-04更新 | 379次组卷 | 14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广东专用)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行“胡服骑射”。魏晋时期,北魏孝文帝却禁用胡服,改穿汉服,两次服饰改革的共同意图是(        
A.缓和民族间的矛盾B.打破华夷之辩C.发挥服饰的实用性D.巩固政权统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自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

(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
(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
2022-06-23更新 | 4168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
10 . 中国古代王朝的覆灭基本上者是这三种形式,一是体制崩溃,权臣夺权;二是寿终正寝,民乱四起:三是时运不济,外敌入侵,属于第三种灭亡形式的是
A.西周,西晋B.东汉,东晋C.西汉、北宋D.西晋、唐朝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