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图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南北统一
2023-01-16更新 | 267次组卷 | 3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时代华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稻北粟格局的形成B.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
C.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D.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
3 . 西晋时,大臣刘毅、卫璀针对当时普遍实行的选官“计资定品”的现象,提出了强烈的反对。他们主张恢复汉代乡举里选的旧制,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赞赏。这一主张(     
A.强化了世家大族的选官特权B.有利于提升社会阶层流动性
C.降低了官吏任职的资历要求D.弱化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4~6世纪,内徙至中原地区的北方诸族,历来仰慕汉族礼仪文化。如匈奴首领刘渊,习读《易经》《尚书,尤好《左氏春秋》,至于孙吴兵法、先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氐和羌等民族也逐渐接受并使用汉语、汉文,以学习中原先进的礼仪制度和传统文化。这些现象的出现
A.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B.反映了游牧民族丰富了农耕文明
C.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D.表明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进程完成
2022-05-29更新 | 364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泉港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1972年在嘉峪关市发掘的魏晋砖室墓壁画。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既有汉族牧民,也有鲜卑农民。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丝束、蚕茧、绢帛和可能与缫丝有关的工具。据此,可推断:
A.画像砖主要反映贵族们的日常生活
B.丝绸之路在魏晋时期得到极大发展
C.民族交融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D.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融入到汉民族
2022-05-11更新 | 237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魏晋以来,源自汉代乐府的清乐发展开来。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清乐的发展说明()
A.中原文化的消亡B.民族文化的互动C.礼乐制度的强化D.西域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魏晋以来,少数民族人主中原,往往托黄帝以明正朔,如北魏统治者自称黄帝之子昌意之后。这种做法()
A.解决了民族矛盾B.顺应了民族交融趋势C.加大了改革阻力D.破坏了少数民族传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自战国至于秦朝,多有向西北方向移民的历史记载。汉武帝时期,以西北为主要方向的大规模移民运动进入高潮。但自西汉末年起移民方向发生了由西北而东南的反方向转化的倾向。导致上述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政治中心发生转移B.气候条件变化
C.西北少数民族崛起D.南方经济发达
2022-03-05更新 | 903次组卷 | 3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
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2021-11-09更新 | 1956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10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如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商朝、秦朝、三国
B.隋朝、唐朝、元朝
C.商朝、唐朝、明朝
D.秦朝、唐朝、十六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