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朝规范了服饰制度,交领右衽、束发戴冠成为社会服饰规范。在汉代服饰考古资料中极少能见到左衽服;而魏晋墓壁画中有很多贵族和平民女子穿的是左衽的窄袖衫、宽袖衫。这一变化主要是源于
A.审美标准的差异B.绘画风格的影响
C.民族文化的交融D.佛教文化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晋时“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南朝(宋)刘裕代晋自立为帝后,开始整顿吏治,重用寒士。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门阀士族地位动摇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科举制度开始推行D.宦官外戚交替执政
2021-05-17更新 | 570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时,史籍上多将东汉末年以来内迁至甘肃中西部的匈奴人称为“屠各”,而到西魏和北周后,“屠各”之名则多被刘、王、金等姓氏所取代。这一变化表明
A.对少数民族歧视现象消失B.各民族间的融合得到加强
C.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效D.内迁匈奴人被逐出了中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但《齐民要术》中却记载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乳酪的生产加工技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外文化沟通的密切B.南北经济联系的扩大
C.古代农副牧业的发展D.北方民族交流的加强
2020-07-10更新 | 179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6 .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二者虽然都是在北魏时期开凿,但是风格不同。云冈佛像的造型,一般是唇厚、鼻高、目长、额丰、肩宽,显得庄严雄健。龙门石窟则更多地表现出中国的艺术形式,大佛的形象也由庄严肃目变为和蔼可亲。出现这种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西晋东晋南朝
宗室外戚19%~38%7%19%~38%
世家大族49%~64%78%49%~64%
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2019-03-30更新 | 594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永威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曹操形象
三国到隋唐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推崇曹操为“明略最优”“超世之杰”。在这一基调下,唐朝以前对曹操的评价以颂扬为主,尤其是李世民的《唐太宗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对曹操充满敬仰。曹操在民间也具有广泛的影响,曹魏的主要建筑铜雀台和曹操的墓区西陵在屡经政权更迭之后仍能作为标志性的名称。
宋朝南迁之后,曹操的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南宋统治者同情地位和自己相仿的西蜀,而敌视地位和金国相仿的曹魏。曹操的脸谱彻底改变,变化成为欺世奸雄。
元明清元朝统治时期,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明朝初年,民间说唱故事被罗贯中搜集在一起,编写成为《三国演义》,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而长期被世人切齿痛恨。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经多次赞扬曹操,特别是1957年至1959年间,更在公开的场合发表肯定曹操的讲话。

——摘编自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