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如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地理分布图(局部),该图的状况可用来说明(     

A.中原地区经济领先地位丧失B.南方地区绘画水平超过北方
C.政局影响地区绘画发展走向D.西北绘画深受中原地区影响
2023-11-14更新 | 318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     

图1: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图2: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

A.国家统一趋势逐步明朗B.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C.东西对峙取代南北对峙D.南方统治范围不断扩大
2023-11-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北魏孝文帝下诏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其意图是(     
A.为统治中原地区寻找历史依据B.推动鲜卑拓跋政权的封建化
C.巩固其在黄河流域的统治地位D.促进北方各民族的交流交融
2023-12-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曹操始屯田许昌,而北制袁绍,南折刘表;许昌之屯,乘黄巾之乱,民皆流亡,野多旷土也,此魏争夺天下之本图也。”由此可知曹操推行屯田制的前提条件是(     
A.大一统国家的形成B.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争霸战争已经结束D.大片耕地成为无主荒地
5 . 前秦宰相王猛曾对苻坚留有遗言:“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王猛去世后,苻坚对群臣说:“今奉命于天,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为(唯)东南一隅未宾王化。”据此可知,该时期(       
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B.民族认同促进统一进程
C.正统之争蕴含华夏认同D.南北民族矛盾逐步缓和
2023-11-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示范高中教联体测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中,曹操起于兖州,后屯兵积谷,招贤纳士,迎汉献帝, “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北方基本完成统一大业。东汉末年,南方战乱相对较少,人口数量和经济地位与北方相比有所上升。孙权继父兄基业,聚集忠良豪杰,进据江东,知人善用,力求向外发展。曹操统一北方后,南下荆州,却被孙刘联军打败于赤壁。由于损失惨重,曹操一时难以再聚集重兵进行决战,只好任由南方处于独立状态。在此情况下,刘备借机向益州发展,并与孙权结盟共同对付曹操,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形成。

——摘编自王恩涌、曹诗图《魏、蜀、吴三国时代的政治地理战略分析》

材料二   北魏前期,南北之间的战争最初属于边境冲突。至北魏孝文帝迁都改制,统治重心移至中原,北魏政权也向中原式王朝迈进,北魏在与南朝通使中注重文物典制的输入,南北朝的冲突向统一战争转变。北魏分裂后,步入后三国时代。东魏为全力与西魏争胜,积极促成与萧梁聘使相通,并争取使后者断绝与西魏的交往。而在东魏与萧梁的频繁往来中,双方均自居正统并交锋激烈。南北朝后期三国鼎立时,北方关中、关东和江南三大地域出现了向心力与文化认同。

——摘编自姚宏杰《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治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政治关系演变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三国时期政权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3-11-2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曲靖天人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晋书·武帝纪》记载,咸宁三年(277)至太熙元年(290),西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首领向晋归降、献贡,晋皆封官加爵。图1和图2为近代出土的“晋归义羌王”金印及其印文,该金印为晋代中央政府授予羌族首领的官印。这表明(     
A.考古发现拓宽人们认知视野B.魏晋时期民族关系较为融洽
C.出土文物和文字史料相印证D.华夏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北方民族内迁形势图。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转型华夏认同B.政局动荡民族交融
C.国家统一经济繁荣D.专制强化版图定型
9 . 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图。这两幅图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图1汉武帝时期农牧分界线                                图2南北朗时期农牧分界线

A.反映出南北经济的不平衡B.受政治局势的影响
C.表明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D.说明中外交流加快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六国统治者亲属表

匈奴鲜卑
汉·前赵北凉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
賨(cóng)
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材料二前燕创立者鲜卑落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符氏宣称先祖为“有息之苗裔”,后秦创立者光人姚氏宣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居幽、翔。”

——据(唐)房玄龄等《晋书》


(1)比较材料一中两张形势图及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分析十六国国号设置的特点。
(2)概括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举一事例佐证这一现象的影响。
2023-10-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