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3 道试题
1 . 学者陈汉玉提出:“拓跋人的自觉汉化,从北魏建国之初就开始了;孝文帝亲政前鲜卑和汉族统治者之间就出现空前融洽的局面……可见,用胡汉矛盾的激烈来解释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没有说服力的”。这段材料,学者意在表达孝文帝改革(     
A.是由阶级矛盾激化引发的B.变革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
C.儒化加速了封建化进程D.主要贡献是促进民族融合
2023-12-03更新 | 243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魏晋时期,载录门第、区别族系的谱牒之学十分盛行。南朝刘孝标在注释《世说新语》时,引证的家谱、家传有数十种。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贵族等级秩序迅速分化重构B.门第观念非常盛行
C.家传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来源D.阶层流动速度加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图所示为北魏货币,有人说它是民族交融的典型体现。下列对北魏货币历史信息推测合理的是(     
A.从材质特点看北魏有丰富矿产资源B.该货币能见证北魏的对外贸易
C.从形制特点看北魏货币取法于中原D.该货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
4 . 北魏孝文帝采取措施改革鲜卑族的婚姻丧葬、发式服饰、生活习惯等,此后鲜卑族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逐渐与汉族趋同。据此,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完成鲜卑族文化转变B.确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
C.推动民族的交流交融D.推崇儒家礼治与孝治思想
5 . 对于晋以前的人们而言,长江的地位实不能与黄河等量齐观。如《风俗通义》云:“江者,贡也,所出珍物可贡献也。河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至东晋,郭璞作《江赋》则言,长江“总百川之殊势,集朝宗乎沧浪”、“播灵润於千里,越岱宗(泰山尊称)之触石”。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晋时期(     
A.北方战乱学术凋敝B.士人重构王朝正统
C.民族融合不断加强D.正统思想受到冲击
6 . 士族居高位、寒人掌机要是南朝一惯的政策,士族亦不染指军事。宋文帝大量提拔寒微人士入朝,用以架空老牌士族。大量寒人以文吏之士的面貌维持着政权的日常运作。这一状况(     
A.有助于维护皇权统治B.使士族和庶族地主融为一体
C.充分维系了士族特权D.说明科举选官制度已经萌生
2023-11-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考古发现,汉魏时期的坞堡侧重于建造具有军事性质的防御设施;东晋南朝的坞堡则注重为生产生活服务,很少发现有军事性的防御建筑。坞堡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     
A.军事防御意识淡化B.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C.庄园经济趋于封闭D.建筑规模不断缩小
8 . 马长寿先生在《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论及:“北周一朝除了朝廷的皇帝和将相是鲜卑和杂胡成分外,各州刺史、各县县令以及带领军队的都督、统军、别将,甚至宗教的官秩,大多数也是由鲜卑和杂胡充当的。”这一论述意在说明北周(     
A.集权政治受到威胁B.民族大交融的现象
C.民族成份多样复杂D.地方行政管理混乱
9 . 西晋时期,“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内迁的氐、羌多与汉人同为郡县统辖的编户齐民,按口缴纳赋税。据此可知,当时(     
A.政府的民族政策较为开明B.内迁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融洽
C.民族文化交融的进程加速D.内迁民族认同西晋赋税制度
2023-11-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田在耕后一定要劳(耱),“春耕寻手劳”,“秋耕待白背劳”,“耕而不劳,不如作暴”。嘉峪关新城魏晋五号墓中也出土了彩绘砖“耙田图”。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论证魏晋时期(     
A.南北民族交融的概况B.西域民众安定的生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边疆农业的精耕细作
2023-11-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