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1 .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     
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
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太和十九年(497)孝文帝颁布“代人定姓族诏”。诏令明确规定,对“原出朔土,旧为部落大人”的鲜卑贵族予以优待,放宽其入姓、入族的标准,规定“自皇始已来,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即可入姓。这一规定(            
A.扩大了汉文化对北魏政权的影响B.提升了汉族官僚的政治地位
C.利于整合旧门与新贵的利益秩序D.彰显北魏政权地位的合法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魏迁都后仍保留了饮用酪酒(以马乳制成)的饮食习惯,在洛阳周边畜养了数量庞大的牝马,就近生产马乳,每天消耗大量谷物。朝廷曾因旱灾禁畜牝马,但不久后,复“通牝马之禁”。这反映了(       )
A.北魏贵族盛行享乐之风B.文化惯性影响政府决策
C.保守势力固守族群文化D.社会改革推动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魏初期,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代政府征收赋役。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孝文帝接受建议,“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设立邻长、里长、党长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征发赋役。这一制度的实施(     
A.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B.瓦解了地主庄园经济
C.强化了基层社会治理D.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的是(     
①改用汉姓   ②分科取士   ③迁都洛阳   ④改说汉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 . 北魏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士庶通婚。北魏文成帝曾下令“皇族师傅百王公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使巧卑姓为婚,犯者加罪”,北魏孝文帝也曾下令“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不得与非类婚偶”。这反映了(     
A.门阀政治的畸形发展B.实行土地国有
C.士族的利益受到侵犯D.打击豪强地主
2023-06-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面对自汉以来选官的“门望”与“贤才”之争,孝文帝既重事功,也不排斥能力,以皇权调和了二者的关系......孝文帝常以“论考之事,理在不轻,问绩之方,应关朕听”为指导思想,形成对官员考课的定制,在废除原有部落色彩的“领民”、“酋长”等官职的基础上,将鲜卑官名和内朝融入了中原传统的官职中,代之以廷尉、九卿等汉族传统官名,加强了对官僚队伍的管理和控制,大大提高了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荡涤了鲜卑氏族机构的痕迹,扭转了中央、地方胡汉二重体制,统一和协调了北魏政权封建官僚体制。

——摘编自戴卫红《北魏考课制度与官员的选举》


(1)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官制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北魏孝文帝的官制改革。
2023-06-24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列五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甘肃地区出土的魏晋墓葬壁画,描绘了当时民众半农半牧的经济生活场景。据此可推知(       
      
A.民族交融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B.壁画主要反映普通民众生活
C.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继续繁荣D.孝文帝改革实现了预期目标
10 . “永桥以南,圜丘以北,伊洛之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一日金陵,二日燕然,三日扶桑,四日崦嵫。……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这反映了(     
A.汉代丝绸之路的繁荣B.北魏都城洛阳的繁盛
C.隋朝完成了南北统一D.唐代文化的开放包容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