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都: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主要表明(       
A.内迁民族完全抛弃了自己的制度文化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少数民族的内迁有利于巩固西汉统治
D.华夏认同感增强
2024-04-10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
2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C.民族交融加强D.社会分工扩大
3 . 下图反映的是(     
A.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
B.西晋时期边疆地区和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八王之乱与少数民族内迁导致西晋灭亡
D.十六国至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2024-02-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西晋建立后不久便分封了27个同姓王,允许诸王自选国中长吏,增加封国户数,又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这一做法(       
A.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B.导致门阀政治初步形成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4-02-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2024-01-28更新 | 132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第1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2节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3节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4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开放的社会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2024-01-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九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地区大都出现了双语或多语现象,尤其汉族人员“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这可说明当时(       
A.民族融合得到加强B.胡言夷语成为主流
C.文化冲突空前加剧D.汉文化走向了衰落
8 . 最初,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在嘉峪关新城,魏晋时期汉人墓室壁画中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下图),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图:嘉峪关新城魏晋时期汉人墓葬墓室壁画“手持烤肉串的宾客”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商品经济影响民众生活
C.各地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融
2023-03-27更新 | 25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平定南中(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后,诸葛亮不仅重用拥蜀的南中大姓和有功将领,还派一些汉官担任蜀汉政府在南中地区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的要职。这一做法(     
A.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治理B.使南中割据力量逐渐走向衰亡
C.促使三国鼎立局面的初步形成D.激化了民族矛盾加速蜀汉灭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末,王室衰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始终未取汉献帝而代之。曹操薨,汉献帝下诏退位,禅让皇位于曹丕,后者故作推辞,“三让”后方答应接受,是为魏文帝。得知曹丕即位,刘备亦自称皇帝,仍用汉的国号。这表明
A.曹氏父子尊崇汉室B.禅让制取代世袭制
C.曹魏实力强于蜀汉D.正统观念影响深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