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安史之乱后,第五琦的盐政改革采取直接专卖制,在各地建立官卖机构并安排官吏专门负责销售。刘晏的改革则采取官商合作,即民产、官收、商运商销,将盐的具体运销转给商人承担。这一变化旨在(     
A.提升商人社会地位B.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C.强化对商业的控制D.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 . 唐中期,刺史崔玄亮以款州居民“居山险而输税米者,担负跋涉,勤苦不支”而“许其计斛纳缗(钱)”。唐武宗时,唐政府规定“两川(四川西南)税租,尽纳见(现)钱”。由此可知,唐朝(     
A.折纳现钱逐渐成为税收的主要方式B.税收征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C.折纳现钱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D.税收繁琐且加重了人民负担
3 . 丝绸之路

材料一   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主要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材料二 唐朝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朝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

——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历史现象,并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指出其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并分别说明它们被称为"民主"的理由。
2023-06-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2023-06-14更新 | 6468次组卷 | 54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工匠们都有专门的匠籍,一入匠籍便终身不得改业;唐代出现了“纳资代役”,即缴纳一定量的货币代替服役;“和雇制”,官府出钱雇用技工、民匠从事劳役制作的制度也得到了推广。这一变化(       
A.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体现了租庸调被两税法取代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扩大了官营手工业规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地理学家贾耽在绘成《海内华夷图》后,上奏唐德宗,奏章中既谈到安国为《西戎志》中的地理名词,又将辽东、乐浪与黔州、陇西等地并称(而不以“四夷”冠称),“郡县纪其增减”。据此推断,辽东地区(     
A.得到了唐朝中央的有力管辖B.最早于唐德宗时期归附中央
C.从唐代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D.行政级别高于其他边疆地区
2023-05-27更新 | 677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以前,“广州旧俗,皆以竹茅为屋”,一场因战争引发的火灾曾造成上万人死亡,3000多户民众无家可归。唐初地方官员宋璟“教人烧瓦,改造店肆,自是无复延烧之患”。此后,砖瓦房逐渐取代茅草屋成为广州民居主流。宋璟此举意在(     
A.保护当地生态环境B.促进中原文化传播
C.拓展城市商业空间D.维护当地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政府平出兵却军费不足,由此规定“凡蓄积钱帛粟麦者,皆借四分之一”。市场上的商人和富户非常愤怒,为之罢市,迫使官府停止了强制借款。这表明(       
A.抑商政策得到实施B.公共权力监管缺失
C.政府财政严重匮乏D.商人权利意识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有关唐代长安城西市的三则史料。史料可确证当时(     
两市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常立办《唐语林》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酒肆行》
(张)通妻陶氏,常于西市鬻饭,精而价贱《两京新记》
A.西市饮食业适应市场能力较强B.市的管理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餐饮行业成为西市的主要行业D.西市已经开始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2022-10-15更新 | 248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天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