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唐太宗时期,民间歌谣中流传着“武代李兴”的说法,李世民借故对当时的武卫将军进行了撤换。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民谣可以准确预示历史走向B.个人意志无法影响历史进程
C.女帝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D.预言与政局存在偶然的联系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阎罗王手下判官崔子玉在冥间审问唐太宗,“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闷闷不已,如杵中心……争答不得。”

——敦煌文书中发现的武则天时期俗讲话本《唐太宗入冥记》

材料二   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

——五代时官修史书《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材料三   (武德)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赐骁勇之夫……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发生日),令总北门之寄。

——《常何墓碑》(常何是玄武门政变的参与者之一)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是什么?请从史料价值的角度说明你的理由。
2023-11-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治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
4 . “隋末风云天下乱,强盛基业毁于旦。少年军从雁门关,果断英明才俊干。大唐开国建功章,扫挟群雄天下半……千年难遇圣明皇,文武双全凌烟赞。”诗中帝王所建立的盛世被后人称为( )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元和中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贞观年间,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采取了“去奢省费,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之理。这反映出贞观之治的国内政策是 (     
A.大兴文治B.选贤任能C.虚怀纳谏D.以民为本
6 . 如果把“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7 . 士谱是记载士族门第的凭籍,庶族是不入士流的。但庶族地主为了抬高身价,往往杜撰身世伪造士谱,降及唐初依然未息。唐太宗重修《氏族志》时,一开始就提出“质诸史籍,考其真伪”的要求。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初(  )
A.士族权力受到抑制B.庶族政治地位提升
C.门阀观念依然浓厚D.史学重视考据方法
2023-09-19更新 | 484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隋文帝诏:“九品以上妻,五品以上妾,夫亡不得改嫁。”这是最高统治者以诏令的形式禁止寡妇再嫁的开始。唐太宗即位后,公开提倡寡妇再嫁。这一变化(     
A.促使贞观盛世局面出现B.缓和了社会矛盾
C.反映了女性地位的提升D.弥补了法律的不足
9 . 唐太宗时期,曾在凌烟阁为功臣绘制画像,以表彰其功助。此后一百多年,并未再绘制新的功臣画像。唐中晚期,又多次新增功臣画像,新增者多为武将出身。唐代功臣画像活动缘于(     
A.潘镇割据的出现B.选官制度的调整
C.尚武风气的盛行D.政治形势的变化
10 . 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统治者的革新魄力
C.统治集团的开放性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2023-08-15更新 | 723次组卷 | 5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