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汉初刘邦和唐初李世民都能够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治理政策。其共同政策有(     
A.轻徭薄赋B.减轻刑法C.戒奢从简D.虚怀纳谏
2024-01-18更新 | 4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贞观五年(631)二月,官吏要调动府兵充当皇太子举行冠礼(成年礼)的仪仗队,当时正值春耕季节,唐太宗说:“农时最急,不可失也”,便下令改在十月举行。这体现了唐太宗(       
A.开明务实的政治作风B.戒奢从简的生活理念
C.轻徭薄赋的民本思想D.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
3 . 贞观元年,唐太宗下诏要求“亲近乡里”的“富有之家”要资助贫困之家子弟,使其得以婚配;把百姓婚姻的是否及时,鳏寡数量的多少,作为官员考核升迁的依据。这一诏令旨在(     
A.恢复社会经济B.规范地方民风民俗
C.加强中央集权D.提高官员治理能力
4 . 隋文帝诏:“九品以上妻,五品以上妾,夫亡不得改嫁。”这是最高统治者以诏令的形式禁止寡妇再嫁的开始。唐太宗即位后,公开提倡寡妇再嫁。这一变化(     
A.促使贞观盛世局面出现B.缓和了社会矛盾
C.反映了女性地位的提升D.弥补了法律的不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统治者的革新魄力
C.统治集团的开放性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2023-08-15更新 | 723次组卷 | 5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3-06-30更新 | 4688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                                                       西汉形势图

材料二   (太宗)曰:“自古突厥与中国更有盛衰。…至汉、晋之君,逮于隋代,不使兵士素习千戈,突厥来侵,莫能抗御,致遗中国生民涂炭于寇手。我今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

——《旧唐书·太宗纪上》

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旧唐书·李勣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长城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唐太宗对修长城的态度。
8 . 武则天凭借“关陇集团外之山东寒族”攫取政权,执政后久居洛阳,“重进士词科之选举”“运输东南之财赋,以充实国防之力量”。这些举措(     
A.促进了政治经济重心转移B.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C.加强了对边疆藩镇的控制D.提高了官员的治理能力
2023-01-05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封建盛世”的看法。
2022-12-2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武则天自天授三年(692年)起赐新任命的都督、刺史(地方军政长官)以绣袍,上绣山形,周围绣有“德政惟明,职令思平。清慎忠勤,荣进躬亲”等文字;两年后,赠袍行为推广到所有新任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其袍文仍各有训诫”。武则天此举旨在(     
A.强化监察制度B.巩固专制统治C.重塑政治秩序D.打击李唐宗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