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图1和图2分别是唐代“十道”分布图和“十五道”分布图。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     
A.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增强B.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
C.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已超过北方D.藩镇割据开始形成
2023-10-11更新 | 225次组卷 | 18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一轮巩固卷8
2 . 下表为《元和郡县志》所载唐代藩镇情况。
镇别户数兵数户:兵兵数出处
魏博74498700001.1∶1《旧唐书》卷127《洪经纶传》
成德63604500001.3∶1《旧唐书》卷144《阳惠元传》
武宁37251300001.2∶1《全唐文》卷716《使院新修石幢记》
泽潞26059200001.3∶1《旧唐书》卷132《李抱真传》
淮西12867500000.3∶1《新唐书》卷214《吴元济传》

据此可以判断,藩镇割据(        )
A.加重了民众负担B.延续了唐朝统治C.破坏了租庸调制D.瓦解了小农经济
2022-11-2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四校2023届高三1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如表所示为历史学家张国刚先生对9世纪初叶的唐代藩镇的分类。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唐代的藩镇割据(     
类型地区概述
独立型藩镇河朔地区多为安史余孽盘踞,割据性强
防遏型藩镇中原地区归顺朝廷听从调遣,对河朔跋扈藩镇有制约作用
防御型藩镇西北边地所设之军镇乃抵御外辱之需
财源型藩镇江淮流域承担着给国家输送粮食、财赋的职能

A.具有区域性与制约性统一的特点B.唐政府对藩镇存在一定依赖性
C.造成了国家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D.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江南地区
4 . 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
2022-06-16更新 | 14936次组卷 | 98卷引用:广东省河源高级中学、珠海实验中学、 中山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地方官制的失当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2022-05-11更新 | 632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庸玄宗开元年间将10道析分为15道,其中山南道两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道三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以适应监察事务繁重的需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君主专制的加强B.南方经济的发展
C.藩镇势力的扩大D.海上丝路的繁荣
7 . 白居易《策林·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一文中说,“君之命行于左右,左右颁于方镇,方镇布于州牧,州牧达于县宰,县宰下于乡吏,乡吏传于村青,然后至于人”,材料体现了唐朝
A.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B.社会控制不断强化
C.基层治理的制度创新D.政令贯彻的有效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隋朝初年,按照“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制。上述改革
A.导致封建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B.增强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C.削弱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皇帝派遣亲信宦官实施监察是唐代监察地方行政的一种重要方式。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委派宦官巡察西南夷,代表皇帝整饬吏治、审理冤屈,拥有专断之权。这一做法
A.是三省制废弛的结果B.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C.使宦官掌握了监察权D.保证了国家政治清明
2020-07-01更新 | 638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三轮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题(一)
10 . (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D.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2016-11-27更新 | 24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