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这反映了
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B.民族交融推动社会变迁
C.唐人善于学习西洋文化D.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阎宽在《温汤御球赋》中写道唐玄宗亲率“勇士”在华清温泉打球,并下诏明示:伊蹴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义不可舍。其他史籍也有关于多位帝王亲自上场打马球的记载。于是这项运动在民间日渐兴盛起来。据此可知,在唐代
A.宫廷追求奢靡之风B.勇武等精神受到了推崇
C.马球运动源于战争D.民间生活文化丰富多样
3 .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大唐新语》曾记载:“武德、贞观之代,宫人(宫女)骑马者,依《周礼》旧仪,多着幂而全身障蔽。”而到玄宗时期,则要求妇人“帽子皆大露面,不得有掩蔽”。这反映出唐代
A.封建经济日益繁荣B.中外交流得到加强
C.儒家思想受到冲击D.社会风气走向开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资治通鉴》中记载:贞观四年“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结合所学,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因认为“天可汗”称号降低了大唐天子的身份,唐太宗没有接受这一称号
②由于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因而得到周边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戴
③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设置都护府等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这可用于研究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看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9世纪,走遍东亚大地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撰写的《中亚游记》记载:唐朝的读书人,都可以上公立的学校,由政府提供经费,城市百姓受教育的成本相当低。一旦遇到灾荒战乱,唐朝的官府仓库,更会第一时间打开,给百姓提供粮食和药物。这一记载反映出唐代
A.较强的公共服务能力B.对科举教育高度重视
C.国富民安的盛世景象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7 . 据日本真人元开在《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唐玄宗时停泊在广州的外国商船已经很多,“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其舶深六、七丈。师子国、大石国、骨唐国、白蛮、赤蛮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这反映出
A.中外经济交流呈现繁荣态势B.南北方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南方经济重心地位逐渐巩固D.唐代农商并重政策效果显著
8 . 唐朝末年草市兴起,据史料记载,当时彭州唐昌县(现四川省郫县)建德草市“人既繁会,俗巴丰饶”。政府设置“镇”,抽调武士进行防御;又立廨署,早晚定时进行巡查。这反映了
A.草市功能转向政治军事B.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兴起
C.城市商业娱乐功能增强D.政府重视商业环境的治理
2020-03-2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直属校(重庆市第八中学等)2020届高三3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太宗曾批当时的厚葬风气,认为礼法已有对丧葬的详细记载,厚奉终实乃徒伤教义,然而许多厚葬风俗如刻碑志,烧纸钱,行佛事都在唐代兴盛并传续后世,历代厚葬之风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权威受到冲击B.传统文化浸润颇深
C.三教合一影响深远D.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从唐代陆龟蒙《耒耜经》中的记载看来,农具种类已经不少,凡是前代所有的农具,唐代都有。甚至后来宋代所用的各种农具,唐也已大体具备。该现象可以说明(     
A.唐代的农耕经济水平较高B.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至顶峰
C.重农政策在唐代全面贯彻D.唐代农业生产技术日臻完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