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从侧面反映西汉实行(     
A.分封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023-10-12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科举考试中,应试者通过考试仅是得到了做官的资格,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通过吏部的“释褐试”或曰“关试”,合格者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科目分为博学宏词和拔萃。《新唐书》记载:“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A.保障了吏治清明与高效B.选官的标准趋向严苛
C.冲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D.重视官员的实际才能
2023-04-13更新 | 166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通典》中记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白居易在为崔玄亮所作墓志铭中也指出:“自天宝以还,山东士人皆改葬两京,利于便近。”这表明当时(       
A.城市对乡村的文化优势日益增强B.选举体制变革推动士族的中央化
C.地方人才跨区流动机制逐渐改善D.经济重心变动影响人口迁移方向
4 . 据《晋书》记载: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材料反映出当时
A.品行端正又有真才实学的人容易出任高官
B.监察官员有一定的独立性
C.选拔人才时注重对人物的品评
D.注重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