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初期租庸调制规定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缴纳一定的绢布来替代徭役;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征收户税,按田亩征收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2023-09-25更新 | 206次组卷 | 10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所示为唐朝前期均田制下一般农户的赋税量及家庭支出、收入统计表。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名目户税(非正税)地税(义仓税)
数量粟2石绢6丈绢4丈钱250文粟0.8石
赋税共计粟2.8石;绢2.5匹(10丈);钱250文
支出共计(含赋税)粟39.1石;绢3.5匹(14丈);钱570文
收入共计粟54石;绢4匹(16丈);钱800文
A.政府税收比例较为合理B.国家对百姓人身控制加强
C.普通百姓生活丰富多彩D.地主向农民转嫁赋税负担
论述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出处内容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因为科举制的作用,而使贵族门第彻底消失,亦因为印刷术的发明,书籍传播方便,更使文化渗透到下层去
加特拉夫《开放的中国》科举制是至今最合理的选才制度,是英国文官制度“遥远的榜样”
关娴娴《科举制的废除与清末绅士的命运》废除科举制……不断壮大的绅士阶层已经可以与清政府分庭抗礼。由于绅士阶层与清政府的离心,间接推动了立宪派势力的膨胀,促进立宪运动的高涨
杨齐福《近代士人文化心态的变化》随着读书做官信仰体系的崩溃,许多人对科举制功名的态度也渐趋冷漠。读书人“往往羡慕商人,以为吾等读书,皆穷困无聊,不能得志以行其道”
上面材料是不同学者对科举制的评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点自拟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分析下面表格中有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相关内容,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察举制科举制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
长官举荐自由报考
“人、门兼美”“取士不问家世”

A.由强调门第到取消门第限制B.由地方推荐到考试选拔
C.由注重整体素质到注重知识才能D.由世袭制到任期制
2022-10-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玄宗天宝年间,宰相杨国忠召左相及给事中、诸司长官皆集尚书都堂,“唱注选人,一日而毕,曰:‘今左相、给事中(门下省官员)俱在座,已过门下矣。'其间资格差缪众,无敢言者。于是门下不复过官。”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A.三省开始出现一体化趋势B.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
C.君主权力受到了极大制约D.中枢运行机制遭破坏
2022-10-10更新 | 2563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为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对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规定。它反映了这三个时期(     
时期概况
西周以“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与“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
秦朝秦律中规定了考课原则——“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
唐朝唐玄宗时制定的监察法规——《六察法》,六察中的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恶”。
A.细化考察标准,凸显以德为先B.选拔官员唯德取人,任人唯贤
C.儒家伦理观始终居于支配地位D.重视官员道德品行,知刑懂法
2022-08-26更新 | 2240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同时还规定,除十将军外,所有军政官吏,任期都是一年,不得连选连任。如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五百人议事会,即由30岁以上的全体公民抽签选出;由6000名陪审员组成的公众法庭的选举办法也是抽签。

——摘编自陈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浅析》

材料二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

——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材料三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议会各级议员的选举都实行直接选举。1937年第一次普选时选民参选率就达到了70%。

1942年选举后陕甘宁边区11个县的乡参议员党派统计

县别
党派
延川、安塞、清涧、吴堡、曲子、华池、新宁、新正、赤水、淳耀、同宜耀等11个县
共产党员2456占参议员总数的30.34%
国民党员、无党派人士等5640占参议员总数的69.6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官吏任用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并分别简要说明它们被称为“民主”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初,太祖和太宗为避免唐末和五代悲剧的重演,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他们的某一做法既避免了门阀士族专政,又削弱了社会上的尚武风气,堪称“一石二鸟”。这一做法最可能是
A.收回地方的财权B.建立内阁制度C.让宦官出任监军D.扩大科举规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官的标准主要有“文、武、德、才、血”等几种。如果“武”对应的是军功爵制,那么“德”指的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2-03-15更新 | 151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东汉尚书令左雄“请自孝廉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由此可知,当时的察举制(  )
A.保证了官僚队伍的优良素质B.改变了自下而上的选官办法
C.打破了世家大族的权力垄断D.改善了以“德”选才的弊端
2022-02-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