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鉴于“隋代君主不责成臣下,事事亲决”的情况,转而采取先让臣僚商量政事,提出意见,经宰相(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筹划统一、做出适当的决定,然后奏交批准颁行。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推行(     
A.减少了政府决策的失误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意在强化封建君主权力D.体现了三省一体化趋势
2 . 《新唐书》卷52《食货志》载:“税法即行,民力未及宽,而(781年)朱滔、王武俊、田悦合从而叛,用益不给,而借商之令出。……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增其本道税钱,每缗二百,因诏天下皆增之。”由此可知该税法(     
A.实际上增加了百姓的负担B.基于镇压地方叛乱而实行
C.有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D.扩大收税对象来增加收入
3 . 我国封建时代的选官和用人制度,一方面,要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力量的发展现状相适应;另一方面,又要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用人制度是否得当,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兴衰。
回答下列有关历代选官用人制度的问题
(1)汉唐分别推行什么选官制度?这两朝选拔官员的途径分别是什么?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
(2)汉、魏晋南北朝、唐在选官标准上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的选官用人制度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为唐代两税法实行前后户口数量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可推知,两税法的实行(     

A.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B.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
C.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D.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2024-03-26更新 | 21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晋以来,各级地方官府僚佐大多为长官自辟,其中多为地方豪宗大姓;北魏立国之初离散部落、编户齐民,后收地方官员召辟之权;自魏末、北齐,州郡僚佐已多为吏部所授,至隋一切归在省司。这一变化表明(       
A.制度革新为大一统创造条件B.少数民族政权强化基层治理
C.中央重建了国家的选官系统D.北魏消解了各民族政治差异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梅岭山路自秦代开辟以来长久失修,基本失去交通运输功能。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的奏疏获准。他亲自到现场勘察,“缘燈道,拔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最终部分利用旧关道又截弯取直修建新道,缩短险峻山路15里。开工后,张九龄利用十一月的冬闲时节召集乡民筑路,民众争相出力,新道不日凿成,“坦坦而方五轨,闻闻而走四通”,横穿南岭山脉,连接广东和江西。梅关道开通以后,海外诸国向朝廷入贡的物品经由梅关道北上,梅关道成为一条贡道。同时,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征收商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

——摘编自王薇《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梅关道得以开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关古道开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反映了(     
A.秦朝选官制度的危害B.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C.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D.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2024-03-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如表是《唐朝部分时期宰相出身身份对比表》,它表明唐朝(     
太宗武宗宣宗~昭宗
宰相总数292066
士族出身17632
庶族出身121434
庶族比例40%70%51%
A.中枢机构运行机制出现了调整B.统治集团内部力量对比变化
C.科举选官制度淡化了门第观念D.士族和庶族政治斗争较激烈
2024-01-15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一个姓张的普通人家的儿子想做官。那么,可供他选择的途径有(     
①勤练武功,参加武举   ②读书,参加科举   ③经商   ④练习诗赋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0 . 唐中期逐渐形成以下惯例,如果皇帝对于中书门下的奏状不予批准,则其决议即作罢论(被废止);反之,皇帝的诏令,在一般情况下也要经过宰相会议讨论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能正式生效。这一惯例的执行,意在(     
A.提高中书门下的政治地位B.抑制皇权专制的过度发展
C.提升三省六部的行政效率D.减少中枢机构的决策失误
2023-12-2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