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唐中宗不经中书、门下而自己封拜官职时,因自感心怯和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成为“斜封墨敕”,此途径所封官员时人称为“斜封官”。这反映了(     
A.中枢制度有一定的通融性B.三省六部制有名无实
C.专制皇权凌驾于百官之上D.中书门下不具约束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皆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励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必为有效,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了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乎王室之上而独立。”此项制度(     
A.适应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B.发展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C.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D.解决了中央与王国之间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两税法实施以后,京畿地区的农户“多取麦造面,而入城贸易”,其他地区的农民在卖出农产品之后,再次购入了农资、醋、食盐等日常用品,后又继续出售。部分农民除了从事农产品的买卖贸易,还从事蔬菜、棉花的生产经营。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两税法(       
A.放松了对农民人身的控制B.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让政府税收名目得以简化D.使税收形式发生转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义仓是民间自发设置的公共粮仓,人们按贫富各出些粮谷,以备荒年赈灾。唐代初年,官府以设义仓为名,规定从王公百官到普通百姓,均须按其拥有的田亩,每亩交粟二斤。这一举措(       
A.为两税法提供了借鉴
B.保障了赈灾粮食的供应
C.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赤字
2024-03-2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朝著令,赋役之法有三……此三道者,皆宗本前哲之规模,参考历代之利害,其取法也远,其立意也深,其敛财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规也简,其备虑也周。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以之厚生,则不堤防而家业可久;以之成务,则不校阅而众寡可知;以之为理,则法不烦而教化行;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三代创制,百王是程,虽维御损益之术小殊,而其义则一也。

——据陆贽《翰苑集》整理


(1)材料反映了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赋役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实行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史料价值。
2024-03-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2024·河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690年,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    
A.宰相的权力已经名存实亡B.进一步加强皇权
C.唐朝基本沿袭避讳制度D.三省体制不完善
2024-01-13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河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晋时,任职高官者须中正二品及以上,县令以三、四品充任。中正品第每三年调整一次,降品则贬官。为了区分资质优异获品者与单凭家世获品者,晋宋之际,大臣范泰提议将二品分为“门地二品”与“二品才堪”。据此推知,晋宋之际(       
A.选官制度发生改变B.门阀士族呈现没落迹象
C.儒生政治地位上升D.朝廷加强对官员的考察
8 . 唐朝前期政府的正赋为租庸调,另有户税和地税两种附加税,后期户税和地税在国家收入中所占比重日渐增加。这种变化折射出(     
A.均田制逐渐瓦解B.人身控制的强化C.商品经济的发展D.社会矛盾的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晋王朝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凡在中央政府担任现职,又兼领本州郡的大小中正,须定期在洛阳东门外“设幔陈席”,聚会一处,及时交换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对人物进行品评。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B.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拓宽士族入仕的途径D.增强人才选拔的客观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考生平时的水平,741年,礼部侍郎韦陟要求参加进士科考试的考生将平时所写的代表性作品交来参阅,称“纳省卷”;同时还允许有名望的公卿贤达向主考官推荐优秀考生,甚至可以共同决定拟录取名单,称为“通榜”。唐代的这些做法(     
A.有助于平衡中枢权力B.利于弥补考试取士的局限
C.消融了社会阶级差别D.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023-05-13更新 | 65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