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初期租庸调制规定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缴纳一定的绢布来替代徭役;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征收户税,按田亩征收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2023-09-25更新 | 205次组卷 | 10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2023-03-13更新 | 393次组卷 | 8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白居易《重赋》中评价两税法:“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攫取)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材料表明,两税法实施后(     
A.改变了征税标准B.扩大了征税来源
C.增加了政府收入D.加重了百姓负担
2022-10-20更新 | 372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780年,唐德宗任用宰相杨炎进行赋税改革,“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规定:按照资产缴纳户税,按照田亩缴纳地税,即两税法。这种赋税制度
A.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B.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D.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高宗、武后时期,“豪富之室,皆籍外占田”,以至“豪富兼并,贫者失业”。官僚地主“强夺民户宅田,不可胜数”,出现了“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復给授,故田制为空文”。“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租调既减,国用不足”。“自开元中及于天宝,开拓边境……每岁军用日增。”安史之乱后,各藩镇“贡赋不入于朝廷”。唐肃、代时期,民户“屡犯州县”,“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建中元年(780年),唐政府全面推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摘编自王志胜《唐宋税制的转型研究》

材料二   从唐后期开始,国家把户税与地税一起按亩而税。五代至宋,户税、杂税基本摊入了地亩之中,并把残留的人丁税实现了部分摊丁入亩。明清时期,“一条鞭法”、地丁银制度逐渐实现了舍人丁而税地亩。北宋农户可在土地上居室、造坟、可做资陪,“宋以下,则公然号为田主矣”。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倾向了私家田产。明代的“黄册”、“鱼鳞图册”是国家确保民户资产的凭证。农户迁徙自由,客户从非法转向了合法,得到了封建国家的承认。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中后期税制改革的原因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农业税征收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2021-12-2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6 . 唐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780年,政府开始推行两税法。该税制的推行
A.消除了贫富差距B.强化了人身控制C.加速了白银流通D.改变了征税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两税法推行后,陆贽《翰苑集》认为“每州各取大历(年号)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以下有关两税法的影响最能体现陆贽观点的是
A.扩大国家收税对象B.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C.减轻农民人身控制D.加重农民赋税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
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B.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
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D.指出了唐代赋税改革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780年,唐王朝实行新税制,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制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这一变化表明新税制
A.财产税地位上升B.仍以人丁为主征税
C.以均田制为基础D.农民人身控制加强
10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15岁以上)负责一定的徭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帛或布代役,成为庸。这一调整
A.加重了农民的租役负担B.遏止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C.直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