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所建立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从一级公士至十七级大良造可以逐级晋升。但是汉代的军功爵制中,分化为官爵和民爵两大等级,一级爵公士至八级爵公乘,称为“民爵”,这是庶民和小吏的爵位,规定赐民爵超过八级爵者,必须把超过的爵位转给兄弟子侄。商鞅之制,小夫(十八级爵制的最低级)死后墓上可以栽一棵树,至大夫就可以载六棵树,这是对低级爵位获得者的一种荣誉待遇,但在汉代爵制中,这种荣誉待遇也被取消了。

材料二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所建军功爵制与汉代的军功爵制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材料一,分析选官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2 . 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
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前451年)
②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罗马统一意大利
(前270年左右)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
(前202年~公元184年)
罗马强盛时期
(前201年~公元192年)
④公元3世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2280年)
西晋统一王朝(280316年)
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年)罗马帝国中兴(284336年)
⑤公元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东晋南迁(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⑥公元56世纪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
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前451年)
②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罗马统一意大利
(前270年左右)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
(前202年~公元184年)
罗马强盛时期
(前201年~公元192年)
④公元3世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2280年)
西晋统一王朝(280316年)
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年)罗马帝国中兴(284336年)
⑤公元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东晋南迁(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⑥公元56世纪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3)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
2021-09-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不可抗拒的历史大趋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称为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夫为首封。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上(唐太宗)谓房玄龄、萧瑀曰:“隋文何等主?”对曰:“克已复礼,勤劳思政,……虽非性体仁明,亦励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至察则多疑于物。自以欺孤寡得之,谓群下不可信任,事皆自决,虽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上意,亦复不敢直言,宰相已下,承受而已。朕意不然。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因令有司:“诏敕不便于时,即宜执奏,不得顺旨施行。”

——刘昫《旧唐书•本纪第三•太宗下》

材料三   布达拉宫大事记



(1)概括材料一中武王“分封”对象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分封”在当时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对隋文帝“治国”的评价。结合所学,从优化决策的角度指出唐初统治者实行的相关制度及其合理性。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概述布达拉宫经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后形成的建筑特色。“重建白宫”得到了当时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扼要说明这一事件的政治意义。②指出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依据材料三概述新中国保护和修缮布达拉宫的原因。
2021-04-14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

——赵翼《甘二史札记》

材料二   图一、图二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四   议事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五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西周相比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的表现,并分析“变”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秦朝的三公制相比,唐朝三省制在权力的运作方面有何创新。
(3)概括材料三、四、五雅典政治的特点。简析唐朝三省六部制与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
2020-12-21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前期选后妃必要“妙择天下令族”。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嫁薛绍,薛绍兄妻们非贵族,武则天就说“我女岂可使与田舍女为妯娌邪”。当时婚姻习俗中有“陪门财”、“卖婚”的现象,即新贵与旧门攀亲,要花费巨额钱财,门望不够要给对方陪门财,如同卖婚。太宗时,“见居三品以上,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尤被偃仰”。

——据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宋代后妃出身简表

时期

后妃总数

出身于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僚家庭者

出身于五品以上的中级官僚家庭者

出身于九品以上的低级官僚家庭者

出身于非官僚家庭者

北宋

24

9

37.5%

3

12.5%

1

4.2%

11

45.8%

南宋

17

2

11.8%

1

5.9%

4

23.5%

10

58.8%

合计

41

11

26.8%

4

9.8%

5

12.2%

21

51.2%

——据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婚姻习俗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在婚姻观念方面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6 .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 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结果的差异。
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简要分析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问题,你从能得出怎样的历史启示?
2016-11-21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