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白居易有诗云:“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压榨)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延缓)。……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抑制苛捐杂税是两税法改革的题中之意
B.缴纳实物是唐代赋税征收的重要形式
C.吏治败坏对冲了赋税制度改革的部分成效
D.两税法的严格执行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朝末年的韦昭渡,属京兆韦氏,咸通进士。却被宦官田令孜讥讽为“在中书则开铺卖官,居翰林则借人把笔”;至于裴枢,出自“代袭冠冕”的河东著族闻喜裴氏,咸通进士。更只被军阀朱温及其心腹视为“衣冠宿望难制者。”材料表明士大夫群体(     
A.构成资质令人瞩目B.来源兼具科举和门户特点
C.对品第的维护和自矜D.完全由新兴势力构成
2023-10-25更新 | 529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公元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每户按人丁资产多寡缴纳户税,按田亩多少缴纳地税,并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国家财政收入明显增加。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新法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B.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大商人必须纳税抑制了土地兼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财产转为人丁
2023-10-04更新 | 151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    

选官制度

民谣、诗歌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A.①察举制②科举制③九品中正制B.①九品中正制②察举制③科举制
C.①察举制②九品中正制③科举制D.①九品中正制②科举制③察举制
2023-07-23更新 | 325次组卷 | 32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时为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拒不署敕,结果把事情搞黄了。材料主要说明(     
A.三省制有利于决策合理B.门下省是三省的核心
C.唐太宗对于魏征信任有加D.三省之间分权制衡
2023-05-12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2022-12-11更新 | 403次组卷 | 4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通过科举者,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有四条标准;“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这反映出唐朝选官(     
A.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B.以科举考试为主
C.确保了行政效率的提高D.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2-11-14更新 | 296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隋文帝开皇三年,下诏停止“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的州郡中正官员品评人物之权,令诸州每岁贡士三人;开皇十八年,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由此可知,隋代(     
A.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B.杜绝了世家子弟入仕
C.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威D.改变了政权社会基础
9 .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实施的某些政治举措,推动了汉代由“功臣政治”向“贤臣政治”的巨大转变。这些举措
A.使汉代出现“齐鲁多卿相”的现象B.有利于汉武帝时期思想的多元化
C.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郡县制D.打破了世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2022-02-26更新 | 22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顶尖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2021-12-27更新 | 8457次组卷 | 67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