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曹魏建国之初,在地方设立中正官,考察、评议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德名俱高”的中央在职官员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当时这一政策(     
A.将选官权收归中央B.促进了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C.造成取士不问家世D.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
2 .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古代赋役制度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C.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D.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2-12-05更新 | 242次组卷 | 32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常避开丞相府而直接通过尚书来裁决军政大事。东汉光武帝时,中枢机要“政归台阁”,尚书台“主赞奏事,总领纲纪,无所不统”。这一现象说明(     
A.行政效率降低B.皇权旁落
C.地方权力削弱D.相权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A.使得政治决策走向民主开放B.彻底解决了官僚体制的弊端
C.保障了社会走向公平与公正D.完善了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三省制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逐渐成为权力中枢: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这一演变主要说明了
A.相权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相权结构完善削弱了皇权
C.君主专制日渐强化的趋势D.君相权共存机制逐渐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