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姜夔《牍书谱·行书》曰:“尝夷考魏、晋行书,自有一体,与草书不同。大率变真,以便于挥运而已,草出于章,‘行出于真,虽曰行书,各有定体,纵复晋代诸贤,亦苦不相远’。”材料主要阐述了行书的特点是
A.笔画详备,形体严整B.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C.规范标准D.工整与活泼兼具
2020-02-0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中国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
B.字体演变助推了自然科学发展
C.社会进步推动了人文精神发展
D.书法进步须借助对哲学的反思
2019-10-10更新 | 772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承智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一方面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2017-09-08更新 | 1164次组卷 | 5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县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北朝碑刻风气始于北魏孝文帝。魏碑书体,承汉碑法度、隶书遗意,多用方笔,笔画沉毅雄拔,其流风所及,直导隋唐。这说明魏碑
A.在当时盛行于南北
B.开启了刻石纪功的传统
C.创立了楷书书体形式
D.承隶启楷,书体别具一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下列书法作品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王羲之的《兰亭序》B.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C.张旭的《肚痛帖》D.赵孟頫的《汉汲默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下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北宋时期,居住在汴京的人生活中可能做到的有(  )
A.欣赏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B.向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学习京剧演唱艺术
C.到“瓦子”去欣赏《窦娥冤》D.阅读欣赏《三国演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