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发展迅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B.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圣”和“诗仙”
C.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农业工具的记载最为丰富
D.医学名著《千金方》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2021-11-02更新 | 503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第29届奥运会会徵“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图案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为

①汉字       ②书法艺术   ③篆刻艺术   ④戏曲艺术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是秦朝标准字体。下列相关评述恰当的是

A.“状如龙蛇,勾连不断”
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4 . 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1940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李白曾如此描述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这一作品采用的书法字体是
A.小篆
B.草书
C.隶书
D.楷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是画也……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昆虫、草木、山水、人物、黼黻藻绘、博采饰色,画异于书矣。”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书画同源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B.书法和绘画在本质上具有很大不同
C.书法艺术自由多样的线条具有特殊美感
D.绘画艺术注重景物的逼真摹写
8 . 下图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部分摹本),它可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
A.行书B.隶书C.小篆D.草书
9 . 下列有关书艺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为自觉的艺术
B.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C.宋代由于民族纷争,书法艺术毫无进展
D.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