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在唐朝马球运动盛极一时,帝王贵族文武百官以至宫女都是狂热的球迷,全国上下球场林立,马球之风席卷全国,并成为唐朝对外交流的重要项目。据此可知,当时马球(               
A.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B.为普通民众参与的运动
C.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交融D.源自于军事技能的训练
2024-03-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经济文化生活能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境中,可能出现在唐朝的是(     
A.甘薯土豆受到人们欢迎B.“苏湖熟天下足”全国闻名
C.佛像佛寺成为日常景观D.船员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2024-03-1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据统计,从唐商船最早入日的时间841年算起,至唐亡国前有记载可查的唐商周汾入日的893年止,前后51年间,唐商船往返日本30余次。这个往返次数不仅远超遣唐使的次数,甚至也超过新罗商船自唐赴日的次数。由此可见,唐朝(     
A.与日本的贸易频繁B.与新罗的联系较少
C.朝贡贸易无法延续D.建立起东亚文化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0次组卷 | 8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北朝时期,弥勒形象与其他传入中土的诸佛、菩萨相差无几,光照寰宇、端庄肃穆;到了唐末五代,则变为身矮腹白、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这一转变主要反映当时(  )
A.社会秩序趋于稳定B.佛教传播的本土化
C.政府倡导弥勒信仰D.社会经济日益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那么到了隋唐这一愿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隋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汉代。这说明(     
A.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开始于汉朝B.接触交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C.隋唐时期中外交往交流达到顶峰D.文化交流融合推动社会创新发展
7 .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汉代,朝鲜、越南等国居民已经以筷子为进餐工具;唐朝时,筷子在日本被称为“唐箸”,意为来自大唐的筷子。17世纪明末清初之际,不少传教士、商人等自欧洲来到中国,中国也有人前往欧洲,筷子由此传到欧洲。由此可推知(     
A.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B.中国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C.古代中国对外交往频繁D.筷子因使用简单而受到欢迎
2023-03-06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继承了两汉的传统,同时受印度键陀罗艺术的重大影响,形成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石窟艺术,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是(   
A.佛教吸收了儒家思想B.多元文化的同一性
C.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D.道教吸收法家思想
9 . 随着佛、道等新兴文化在中国纷起.传统儒学也多分枝权.解读分歧甚重,面对这一局面,唐朝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场梳理和规范;除此之外,唐朝还将前朝制度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包含三省六部官制、科举制等核心制度的规整体系。由此可见,唐朝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源于(     
A.对外交流B.兼收并蓄C.整合创新D.坚守传统
10 .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冬,北海王元祥(原名拓跋祥,孝文帝异母弟)随皇帝南征前夕,向母亲辞别后,“伊川立愿”,在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开龛造像,并立碑记之,部分碑文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龙门石窟见证了(     
A.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B.佛教传入中原的开端
C.北魏统一北方的进程D.草书艺术的广泛流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