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南朝梁武帝极为崇佛,他扩建寺庙,带头吃素,登坛讲经,还多次舍身同泰寺。北魏太武帝却用儒学和道教自我标榜,于446年采取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行动,毁坏寺庙,坑杀僧徒。两位“武”皇帝对佛教的态度表明(     
A.统治者的好恶决定宗教存续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C.“三教合归儒”理论开始形成D.政治和宗教的相互影响
2023-12-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蔡襄的行书《谢郎帖》亮相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以下选项与这一作品风格相同的是(       
A.B.
C.D.
2023-11-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的“道唐使”就达13次。这反映唐朝(       
A.实行开放开明的政策B.全面接受外来的文化
C.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D.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2023-11-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A.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B.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C.隋唐统治者推崇佛教D.佛教在中国传播受挫
2023-11-25更新 | 80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他们的共同贡献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B.打破了闭关自守政策
C.拓展了海外市场D.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23-24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如图为唐后期的石家庄毗卢寺璧画,共绘有罗汉、菩萨、高僧、城隍土地、往古道人、帝王忠臣、贤妇烈女等五百多身图像。毗卢寺壁画体现了当时(     
A.儒佛道三教并行B.儒学失去正统地位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2023-10-18更新 | 27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的文学作品创作的,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女子德行的劝箴。据此可知,该作品(     
A.奠定了其画圣的地位B.体现了儒学的影响
C.突出了对形似的追求D.意在展现男女平等
2023-10-13更新 | 209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齐民要术》记载:“七月七日取水作之。大率麦院一斗,勿扬簸。水三斗,粟米熟饭三斗,摊令冷。先下麦,次下水,次下饭,直置勿搅之。以绵幕瓮口,拔刀横瓮上。一七日,著并花水一碗;三七日,旦,又著一碗,便熟。常置一瓠瓢于瓮,以挹醋。”上述材料信息主要反映(     
A.《齐民要术》主要是手工艺著作B.经济作物种植普遍推广
C.南北经济广泛交流和巨大发展D.古代农学的实用性特点
9 . 在唐代,以诗取士是文学与政治相结合的产物。唐太宗认为“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若政遇淳和,则欢娱被于朝野……此乃诗之为用,其利大矣”。由此可知(     
A.皇帝的好恶决定诗歌的发展B.唐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
C.古代诗歌具有政治教化功能D.宫廷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10 . 《多宝塔碑》是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在天宝十一年写的,反映的是他早期的书法风貌,它“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表达书者“心正则笔正”的书法意念,体现郁郁盛唐气象。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下面符合这一特点的字体是(     
A.草书B.楷书C.行书D.小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