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2019-01-30更新 | 335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康杰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2 . 下列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主要资料,由此可见宋代
A.注重“以文治国”B.中央集权加强
C.冗官现象严重D.君主专制加强
3 . 北宋派文臣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权”,有临时之意,意谓随时可以罢去。又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设转运使为路级财政长官,兼具监察官的身份。这些措施的实质是
A.对地方行政加以监察
B.剥夺节度使的行政权
C.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D.防止了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4 . 《朱子语类》中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这段话主要说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A.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
B.导致了国家财政危机
C.过分削弱了地方权力
D.造成了边疆地区危机
5 . 《通鉴纪事本末》记载某朝皇帝说:“朕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端,乃革故鼎新,别作朝廷法度。”下列史实与此相符的是
A.“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B.“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C.“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
D.“大学士之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
6 . 读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西汉设郡县、封国,郡国并行,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
东汉郡县两级到州、郡、县三级
唐朝道、州、县三级
北宋路、州、县三级

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A.县作为基层行政机构而存在B.州的地位呈现上升态势
C.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比较臃肿D.地方拥有较强的自主权
7 . 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评价正确的有
①防止了武将夺权和地方割据②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
③降低了政府办事效率④造成了财政困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政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
A.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
B.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
C.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
D.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
2017-10-06更新 | 364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干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中央集权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10 . 下列选项中,通过限制地方来加强中央的措施有
①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度
②唐朝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设立文臣知州、通判
④明朝废丞相、设殿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