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两宋官僚系统官员职数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时间北宋初
(960年)
景德
(1004-1007年)
皇佑
(1049-1053年)
南宋庆元
(1195—1201年)
职数(人)五千一万多两万多四万余
A.专制制度不断强化B.乡村基层治理增强
C.统治范围日益扩大D.世家大族荫袭严重
2 . 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2023-09-02更新 | 848次组卷 | 56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朝武官仅拥一官号,中央在首都供给他们豪宅和丰厚的俸禄。比如某人是江苏督军,中央保留他江苏督军的名衔,但请他在中央住着。江苏省的事,另外派人去,派去的则是一位文臣。这就叫“知某州事”“知某府事”。该做法旨在
A.践行重文轻武理念B.强化中央集权
C.提高官员福利待遇D.巩固君主专制
2022-06-28更新 | 1608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造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是
A.藩镇割据B.北宋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
C.北宋与西夏的战争惨败D.冗官、冗兵、冗费
2021-08-2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对宋代历史进行文本挖掘分析。下面是出现较多的词汇:

参知政事、话本、通判、张载、交子、市坊、岁币、苏轼、夜市、市舶司、榷场、党争、佃户、沈括、转运使、李清照、糊名法、天子门生、景德镇、活字印刷术、占城稻、禁军、指南针、澶渊之盟、青苗法、王小波起义、米芾、《武经总要》等。


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并据此拟定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有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4-11更新 | 809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前期仿秦汉实行州县二级制。安史之乱,唐在全国设方镇任命节度使。平叛后, 方镇成为一级新政区,出现方镇州县三级制。方镇严重南弱了中央权力,唐最终亡于藩镇割 据。宋开国即收节度使政权、兵权和财权,所领诸州归中央,实际形成了州县二级制。但汉唐以来,国家幅员广袤、县级政区数目庞大,在二级制之上不设监察区是不可能的,但设监察区必然走向三级制,造成削弱中央、混乱分裂。如何突破二级制到三级制循环怪圈?宋派知州管理政务,直接奏事直辖中央;转运使转输地方财赋,以天下地形分路而治,路成为州之上新型区划;设按察使、安抚使、常平使等诸监司,溪辖地均称路。宋代路制不是州之上单一区划,其事权分诸监司,在权力分配上形成了二级半或虚三级制。宋朝路制使地方处于极度分权和无权状态,出现了内重外轻局面,带来长期积弱,内忧外患不止。

——摘编自《州县二级制向道(路)州县三级制的转化》


(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统治者在地方行政区划上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分析宋代重视这一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地方行政区划改革内容,并简析其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