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提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据此推断,所谓的“合”是指(     
A.铲除了唐后期以来的地方割据势力B.延续了两宋时削弱地方权力的传统
C.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加强了对地方军事和政治上的控制
2024-04-23更新 | 193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20届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边疆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筑长城,意在阻止匈奴南进,减少对新政权的威胁,但不能阻挡住匈奴和汉族之间的交往。王莽采取对少数民族歧视政策时,大臣严尤援引秦始皇筑长城“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进行批评。到了唐代,唐太宗被各部落尊为“天可汗”,还特意修了一条“参天可汗道”,方便往来,加强联系。“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深刻的反映着他的民族观念。

——摘编自田小飞、王延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及民族观》

材料二: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据《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概括秦汉至唐朝民族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为实现“对边疆地区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的创新措施?归纳元朝的边疆管理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和元朝边疆治理措施的共同作用。
2024-04-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宋濂《元史》记载“国家疆理之大,东渐西被。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通通。朝令夕至,声闻必达。”这一现象反映了元朝(     
A.中央集权的日渐衰微B.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
C.驿路交通网较为发达D.行政区划有重大的创新
4 . 下图出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有关该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志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  ②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③很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局面  ④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③
2023-12-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这说明元朝行省制(     
A.导致地方分裂割据B.赋予地方较大权力
C.体现分权制衡原则D.属于最高行政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图1、图2能够反映出西汉与元朝(     

   

图1西汉地方政区示意图

   

图2元朝行省

A.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统治者注重革新地方制度
C.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D.中央稳定地方统治的意图
2023-12-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镇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以武力夺来的广袤土地上普遍建立郡县,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然而,郡县制对于专制统治者个人来说也有不利的一面。异姓的地方官吏多数是些见风使舵的势利之徒,他们往往在王朝危难之时为自己着想,不全力去拱卫统治者濒危的社稷。“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采取郡国并行制度,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西汉各侯国的权力较大。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但叛乱不得人心,三个月内即被平定;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改编自万昌华《论郡县制度的嬗变与实质》和教材

材料二   元朝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出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行省的疆域划分上打破传统,重新整合,如:将四川汉中划入陕西行省管辖范围内,湖广行省管辖岭南、广西等区域。行省下的地方官员需要定期接受朝廷的考核,受命于朝而后仕,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方难以形成割据的气候,被后世沿用。

——摘编自孟广纲《蒙古民族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到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景帝和汉武帝为解决王国威胁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2023-12-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融合。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     
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B.确定行政区划为行省、道、州、县
C.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D.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2023-12-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二)历史试题
9 . 元代行省制中的行省官员是由中书省任命的,行省没有任命官员的权利;行省的财务支出都由中央支付,行省征收的钱财绝大部分上交,各个行省只能够留一小部分。这说明元代行省制的实行(       
A.降低了中央政府办事效率B.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有效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实控能力
10 . 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历代统治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材料中“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元朝在完成全国大统一以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固定为辽阳、陕西等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但仍是“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行省制度的设置,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行省制度一直为后世所沿行,其区划也基本上从元代开始确立。

——整编自周良霄等《中国断代史系列·元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实行行省制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