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关于辽宋夏金元的统治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辽的建立者契丹族与女真同族B.金世宗在位时金朝进入鼎盛时期
C.西夏的制度与北宋的制度保持一致D.1279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
3 . 分别建立辽、西夏、金三个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党项、女真B.党项、契丹、女真
C.女真、契丹、党项D.党项、契丹、女真
4 . 重庆八中某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一组学生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C.统一国家的建立D.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
2023-07-26更新 | 147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它们是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征掠、围猎的需要而设的军事首领,随后发展为固定的军事组织,“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其实际人数多少不定。这一组织盛行于(     
A.辽朝契丹族B.西夏党项族C.元朝蒙古族D.金朝女真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A.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制度B.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
C.以增强军事实力为主要目的D.推行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0—13世纪中国境内先后出现的政权,按其建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北宋、契丹国(辽)、夏、金B.契丹国(辽)、夏、北宋、金
C.契丹国(辽)、北宋、夏、金D.夏、北宋、金、契丹国(辽)
9 . 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史料一   92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后,领土扩大“东至于海,……幅员万里”。境内人民,大体可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渤海人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奚等族人民。取得幽云十六州后,为了适应这些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辽太宗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官署在皇帝牙帐之南)和北面官(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北)的双轨统治机构。

南面官照“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辽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机构比较简单,是根据契丹部落的传统建立起来的,一律任用契丹贵族。北、南枢密院分别是北、南面官的最高机构。北枢密院以下北面官制,大量保存契丹部落旧制,包括北、南大王院、敌烈麻都司(管礼仪)等。南枢密院以下南面官制,则设有中书省、御史台、大理寺、翰林院等汉地传统机构。此制度的实行意味着将契丹部族纳入封建政治体制。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等

史料二   金朝建国之初,金太祖废除部落联盟时的“国相”制,如太祖收国二年(1116年)占有辽东京州县以后,“诏除辽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即不管是辽籍女真,还是汉人、渤海人、契丹人、奚人,全都不加区别,“率用猛安、谋克之名,以授其首领而部伍其人”。

——摘编自《金史》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辽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实质。
(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金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并回答新制度的特点。
2022-10-0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讲辽宋夏金元的政治、军事-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为辽、西夏、金部分统治者的改革措施。这些举措( )

统治者

改革措施

辽圣宗

编修实录,把《贞观政要》作为治国的经典,提倡汉化了的佛教

西夏仁宗

实行科举制,办学校,尊孔子为文宣帝,传授儒学

金章宗

规定各地对汉民族先祖帝王伏羲等要三年一祭,并在京师设女真国子学,诸路设女真府学,教授经书,科举以经书为标准
A.强化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正统性B.说明了少数民族文化遭到摒弃
C.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D.满足了巩固大一统政权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