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B.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
C.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D.落后的生产方式最终为先进文明所征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元朝时期蒙古族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这个“政策”是
A.四等人制B.三等人制C.五等人制D.民族区域自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这是元朝时期的一.种民族制度,元政府利用民族矛盾制造的等级差异,以希望借此来巩固其统治。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度B.四等人制C.猛安谋克D.兵农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下列有关元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蒙古族和回族,基本上是在元朝形成的
B.元朝对不同民族实行“四等人制”
C.色目人指蒙古人、西北和西域各族人
D.元朝后期民族矛盾逐渐减弱,民族融合加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辽夏金元时期,中华民族交融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朝把黄河流域的女真族和契丹族也称为“汉人”
B.蒙古族、回族的形成
C.汉语成为各族人民通用的交流工具
D.民族矛盾的消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西征和南下,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可靠而广泛的群众基础。由此可知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是
A.少数民族内迁使民族交融加强B.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交融
C.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主要是靠宗教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元开始
7 .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均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汉唐帝国的历史影响有限B.元朝的政治疆域已经比较辽阔
C.汉唐以来大一统进程缓慢D.元朝的大一统凸显民族融合性

9 . 材料   八思巴,乌思藏萨斯迦(今西藏自治区萨迦县)人。从小聪慧好学,成为一位精通各种宗教知识的高僧。1253年,八思巴谒见忽必刻,备受崇敬,忽必烈接受其密宗灌顶。1258年,八思巴在忽必烈面前与道教首领辩论,驳倒了对方。1260年,忽必烈称帝,封八思巴为国师,成为全国最高佛教首领。1264年,元世祖设置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命八思巴兼管总制院事务。同年,八思巴离开大都前往吐蕃;受命建立乌思藏地方行政体系。八思巴在萨斯迦修建塔庙,用金汁写造显密经典及般若等经二百余部。1269年,八思巴回到大都,向元世祖献上了受命创制的蒙古新字。元世祖大悦,随即颁行天下,诏令:“自今以往,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1274年,八思巴启程前往拉萨,由真金太子率军护送,途中他向真金讲解佛教教义知识。


(1)简析元世祖重用八思巴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思巴的主要历史贡献。
2019-12-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