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清人赵翼在评价《元史》中的人物时指出:贾塔尔挥本是冀州人,张巴图本是平昌(四川)人,刘哈喇布哈本是江西人,杨朵尔济本为宁夏人。该材料可用于说明元朝( )
A.华夷一体观念的增强B.蒙古习俗已成为社会主流
C.境内民族交融的加深D.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2 . 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A.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B.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D.巩固了国家疆域的统一
2023-10-03更新 | 536次组卷 | 40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B.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
C.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D.落后的生产方式最终为先进文明所征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元朝曾一度不行科举,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以后三年一次。初,汉人、南人考试内容较蒙古人、色目人难度大。后来此种现象逐渐改变,其中在1333年,在所取进士百人中,近六成的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七成娶汉人为妻。这说明(     
A.元朝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政府放弃民族歧视政策
C.科举成为主要选官途径D.民族矛盾得到极大缓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上述史料应出自(     
A.《辽史》B.《宋史》C.《金史》D.《元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维吾尔族B.黎族C.回族D.锡伯族
7 . “蒙古、色目殴汉人、南人,不得回手。”“天下治平之时,台省要官皆北人为之,汉人、南人万中无一二。其得为者不过州县卑秩,盖亦仅有而绝无者也。”该材料旨在说明蒙古统治(     
A.实行边疆和内地一体化制度B.存在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
C.加强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D.依赖汉人制度进行国家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元朝后期,燕山支脉居庸南口过街塔楼的壁面上镌刻了很多题记,包括用梵文、八思巴字蒙古文、回鹘文、藏文、西夏文和汉字书写的陀罗尼经经文,以及用后五种书面语记载的建塔功德记。这一现象可以用来佐证元朝(     
A.存在跨地域的文化交流B.民族平等观念不断发展
C.中原生活习俗受到推崇D.大一统国家意识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代,云南设立行省后,改变了其分裂割据的状态。汉族移民随着交通线深入云南,使得精耕细作的方式得到大规模推广。《元史•食货》记载,云南行省纳粮曾经达到277719石,远超同期辽阳。四川、陕西等行省。据此可知元代(     
A.南北经济的差距继续扩大B.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加强
C.因地制宜的模式收效明显D.边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消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