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2019-01-30更新 | 9042次组卷 | 16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考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2 . 图1、图2分别是宋代和清代东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示意图。这一变化(     
A.促使专门工商业市镇出现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改变了南北漕运经济格局D.加速了小农经济结构变动
2022-11-30更新 | 526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北宋蔡襄的《荔枝谱》载,当时的闽江下游地区盛产荔枝,其中福州种植最多,“一家之有,至于万株”。福州荔枝不仅运往新罗、日本、流求等邻近国家和地区,而且远销“大食之属”。据此可知,在北宋福州(     
A.弃农经商现象已相当普遍B.海上丝路贸易开始兴起
C.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D.政府鼓励种植经济作物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王室的南迁直接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下,上到王权皇贵下到商家农户,前后达数百万之多。南北饮食习惯的不同,北人开始大量种麦,人口的骤增,小麦供不应求,利益驱使南人也开始种麦,“一斛麦达万二千钱”。……宋朝经常颁布劝农种麦诏令,乾道八年(1172)九月壬申孝宗再次颁旨:今年是五谷丰登之年,趁着秋天的好收成,要让农民多做存储准备,凡事要有长远打算,现在就要准备好种麦的事宜。孝宗皇帝为了彰显榜样的力量,亲自在宫中种植二麦,作为天下表率。……“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种麦之利,独归客户”,种麦可以使“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农户种植小麦可以不必交租,所有的收成都归自己所有,政府的这一农政规定,让农户的收益有所增加,国家的优惠政策和经济利益驱使之下,刺激了广大农民的种麦积极性。地方官也大多能秉承朝廷的旨意,认真推广种麦。

——摘编自《宋朝的农业土地持续发展的管理思想-南方种麦、推广稻麦两熟制》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南方得以大面积种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南方大面积种麦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宋福建泉州地区“有黍有禾,有麦有菽”,作物品种齐全,形成了“燥处宜麦,湿处宜禾。田硬宜豆,山畬宜粟。随地所宜,无不栽种”的局面。这则记载能用来说明
A.农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B.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农民因地制宜从事农业生产
D.引进的美洲高产作物广泛种植
6 . 北宋时期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
A.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B.租佃关系成为农业生产主要形式
C.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D.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
2022-03-1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学者谢元鲁指出:唐代的经济制度重平等轻效率,宋代则不然,在经济领域对效率的注重逐渐取代了对平等的注重。宋代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
A.坊市界限的打破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海外贸易的发展D.土地产权的转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