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宋代种植经济作物和从事商业性农业比种植粮食作物获利更多。一些地方将田地改成桑田或改种酿造酒曲用的糯米、制糖用的甘蔗等,甚至还出现了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这说明宋代(     
A.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C.农业领域出现新的生产方式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7日内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历史学家陈寅恪倡导“以诗证史”的史学研究方法。宋代诗词中保留了众多“宋代记忆”,为后人认识宋朝提供了丰富材料。下列诗词中蕴含的“宋代记忆”与史实相印证的是(     
诗(词)句史实
A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杨万里)稻麦复种的推广
B货出军储推赈济,转行交子颂轻便(薛田)商品经济的发展
C蜀茶互市入西番,番马来嘶渭水寒(黄彦平)海外贸易的繁荣
D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胡则)门第观念的淡薄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第26届联考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宋代国有矿场生产关系表,据此可知,宋代国有矿场(     
经营者经营方式产品分配方式从业者身份
官府劳役征发课额制或抽分制度厢兵、罪犯、役夫
招募厢兵、罪犯、役夫、民匠
私人买扑(承佃)民匠
A.深受产品消费市场影响B.经营理念趋向灵活多元
C.出现了全新的生产关系D.仍居于矿冶业主导地位
2024-04-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滁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024·安徽·模拟预测
4 .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在论述金溪农民时指出:“今时农民率多困穷,农业利薄,其来久矣。当其隙时,借他业以相补助者,殆不止此。”宋人高弁也直言:“耕织之民以力不足,或入于工商;髡褐、卒夫,天下无数,皆农所为也,而未之禁。”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B.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C.工商业的发展繁荣D.新型生产关系产生
2024-04-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福建龙岩·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宋代福建兴化县“田耗于林糯(制酒原料)”,仙游县“田耗于蔗糖”,福州、泉州一带适宜种植粟麦的土地变成了大片的荔枝园。这反映了宋代(     
A.政府推广经济作物种植B.农民生活日趋富足安稳
C.市镇经济职能得以增强D.南方农业的专业化生产
2024-04-07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朝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期,南北官窑瓷器呈现出一个朝代的共同美感,那就是朴实无华、优雅端庄的极简主义。宋瓷经过宋人的反复淬炼,去芜存菁,留下最实用、最简洁也是最富美感的造型器用。这一风格(       

A.源于时代精神的浸润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
C.体现制瓷技术的成熟D.表达了政局分裂的哀伤
2024-03-2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3世纪时,大量波斯商人将钴蓝颜料带到景德镇并直接参与青花瓷的设计与监制,生产出的瓷器纹饰繁复,器型饱满。这可用于说明(     
A.中国瓷器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喜爱B.人口迁移推动文明的汇聚与碰撞
C.瓷器制造技艺因交流互鉴而发展D.国际分工成为手工业发展新方向
2024-03-1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下面是关于宋代经济的几则史料。由此可推知,宋代(     
材料出处
湖州农户“以蚕桑为岁计”宋《嘉泰吴兴志》
严州“谷食不足,仰给他州,唯蚕染是务”宋《严州图经》
“蜀之茶国,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宋史·食货志》
A.农业出现了多种经营方式B.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剧变
C.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D.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联系较密切
2024-01-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北宋时期,占人口 10%的地主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人口80%-90%的中、贫雇农仅占有20%-30%的土地。南宋时期,官僚地主和私人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更为惊人。这(     
A.缓解了人地之间矛盾B.加剧了社会贫富不均
C.导致了土地制度变革D.阻碍了农业技术革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出自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被学者认定为传世的宋元话本。话本梗概如下: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杨思温“因靖康年间,流寓在燕山(今北京),犹幸相逢姨夫张二官人在燕山开店,遂寓居焉。燕山百姓“虽居北地,也重元宵。未闻鼓采喧天,只听胡笳聒耳”。这里虽不及东京元宵的盛况,也是“街上喧闹“半是京华(东京)流寓人”。东京人有元宵夜插戴花朵的习惯,而燕山的女真孩童、女子头顶耳畔戴着葱、蒜做装饰;东京流行的娱乐方式“三棒鼓”也处处可见。杨思温在一位贵夫人的随从队伍中见到一女子,打扮“好似东京人”,疑其为义兄之妻郑意娘。他跟着对方来到燕山最大的酒楼秦楼。这里“似东京白樊楼一般,楼上有六十个阁儿,下面散铺七八十副卓(同‘桌’)凳。当夜卖酒,合堂热闹”。秦楼也有来自东京酒楼的跑堂(服务人员),杨思温从他们口中得知夫人“常常夜间将带宅眷来此饮酒”。杨思温就此打听到女子的居所,彼此相认。

——摘编自[]冯梦龙《古今小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话本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故事梗概中选取两处情节,指出情节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并简要说明。
2024-01-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历史学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