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如表内容是宋朝皇帝(部分)颁发的一些关于植树的诏令。宋朝统治者此举意在(        
   诏令内容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课民种树,定民籍为五等,第一等种杂树百,每等减二
十为差,桑枣半之……佐春秋巡视,书其数”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令诸路州府各据本县所管人户,分为等第,依元(原)定桑枣株数,依时栽种……如将来增添桑土,所纳税课并依元(原)额,更不增加”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民种桑柘,毋得增赋……令民即其地植桑榆或所宜木官计
其活茂多寡,得差减在户租数,活不及数者罚,责之补种”
A.维护小农经济稳定B.增强官民重农意识
C.减轻农民赋税负担D.改善乡民生活环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宋代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中,以田讼最突出,其中扬州、淮南、福建等地邻里之间、族人之间、主客户之间等土地之争频发。自北宋初年起,官府就不断修订与田产相关的条法。南宋宁宗年间,有吕氏兄弟二人分户而立。弟死无嗣,其兄吕文定向官府讼告堂叔占据其弟田产。经审理,堂叔已实际购得该田产,但吕文定事先不知情。官府根据“凡典卖物业,先问房亲。不买,次问四邻”条法,判田产归吕文定所有。

——摘编自牛杰《宋代民众法律观念研究》等

材料二   中世纪的西欧庄园里,份地受让人须经庄园法庭将土地先“交还”给领主,再经领主“接纳”后才能取得土地。领主与份地受让人的约定条件、交换过程以及相关义务都载入庄园法庭的卷档中。农民拥有的土地不能随意交换和买卖,但领主也不能随意收回。在一个案件中,领主试图剥夺一个农民的某些土地,理由是农民超过了其有权持有的数量。该农民争辩说“此前一直根据习惯法持有几份地产,而无需特许状,也未受罚和受到指控”。庄园法庭审理的最后结果是“将这个问题搁置起来,直到达成更充分的协商”。

——摘编自肖培栋《浅析西欧中世纪农民对土地的合法占有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田讼现象频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土地制度的特点,说明庄园法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两则诉讼案例体现的不同法律理念。
2023-02-28更新 | 754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棉花在古代又叫吉贝、白叠等。据下表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史料出处
“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噘筐织贝”《尚书·禹贡》
高昌国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炉,名曰白叠子。国人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用焉《太平御览》
福建省崇安县武夷山船棺中曾发现一片距今约3000年棉
布,经鉴定,该棉布为平纹棉布
《崇安武夷山船棺出土纺织品的研究》

A.福建棉纺织业非常发达B.棉布是古人的主要衣料
C.我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D.棉花自西北和东南传入
2023-01-21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宋人徐守信有诗言:“遥望南庄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南庄北宅眼前花,好儿好女莫谩夸。我若一朝身死后,又属张三李四家。”导致宋代这种状况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A.抑商政策弱化B.均田制遭到了破坏
C.土地政策调整D.农业生产利润下降
2022-11-14更新 | 51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太宗时,“诏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民益种诸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江北诸州,亦令就水广种粳稻,并免其租。”这一举措
A.加快了中原农民大量南迁B.改变了传统饮食习惯
C.实现了南北经济发展平衡D.提高了农民抗灾能力
2022-03-08更新 | 581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各省模拟试题汇编卷(全国卷版)
6 .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2019-01-30更新 | 9023次组卷 | 166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卷2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2019-01-30更新 | 3851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临川一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宋代张孝祥有诗中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连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江吴夸七蹋,足茧腰背偻。此乐殊未知,吾归当教汝。”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
A.运用了自然力
B.可调节水的流量
C.提高了耕作技术
D.此工具出现于宋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