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B.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科举制度走向衰落D.程朱理学受到推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电视剧《知否知否》中盛长柏一举高中进士,顿时左右官家富绅皆过来拉拢,既是所谓的“榜下捉婿”。这体现了宋代婚姻中人们往往更看重对方的经济状况和个人的发展,尤重进士及第,而不再关心所谓的名望,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B.人们的门第观念不断淡化
C.人身依附关系基本被废除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朝政府将读书人编入儒户,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的权利。但南宋遗民郑思肖却在其著作中写道:“鞑法:一官、二吏……九儒、十丐。”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元代的户籍制度阻断了读书人的上升空间
B.元朝政府给予读书人的优惠待遇并未实行
C.南宋郑思肖对元朝政权统治存在偏见
D.元朝政府在实际上推行了歧视儒户的措施
2021-10-28更新 | 220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4 . 2002年,山东岱庙出土了一幅宋代捶丸石刻(如下图所示),相对于其他球类游艺,捶丸运动量小、娱乐性强,是宋时妇女儿童中极为流行的游艺娱乐活动之一。据此可知,宋代(  )

A.妇女儿童社会地位得到提高B.社会生活氛围比较宽松
C.经济发展的方式发生了变化D.理学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
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2021-07-24更新 | 1269次组卷 | 71卷引用:2016届河北名校名师俱乐部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范仲淹订立、一直推行到南宋时期的《义庄规矩》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在真宗时,向敏中、张齐贤两大宰相“争取一妻”。其实,他们所激烈争夺的,不过是薛惟吉的遗孀柴氏,由此可知宋代
A.儒学丧失正统地位B.女性地位迅速提升
C.理学强调自由婚恋D.社会对妇女的宽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2021-06-13更新 | 11987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朝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的参考功能已经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是说世系,序长幼,辩亲疏,尊祖敬宗,关注宗亲族道的提倡。家谱的修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到民间私修。这反映了宋以后
A.宗法观念日益淡薄B.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C.家谱社会功能衰退D.地方政府的职能扩大
2021-04-25更新 | 82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十一校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互相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美〗斯塔夫里阿诺《全球通史》

材料二: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材料三: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1910年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提出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他认为隋唐时代开始,“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解放”…… “唐代中叶开始,……改为两税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到了宋代经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另一方面,君主和人民中间等级的官吏亦改为选举”,“官吏从君主独裁时代的配合庶民方式变为容许机会均等”。经济亦有显著变化,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

——以上材料转引自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

材料四:……于是,贵族们联合起来,并联络了骑士和市民,于1215年6月迫使无地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被人们称为英国宪法制度的起源。……13世纪,英国的城市早已兴起并有所发展,已经出现了市民阶级,……商品货币关系开始渗入农村,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所取代。少数农民通过货币赎得人身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在农村中发展起来……。

——转引自郑庆云《简明英美史》


阅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哪些趋势决定着此后的“中国发展进程”?
(2)材料二中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的变化指的是什么?分析引起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内藤虎次郎所说的“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解放”的表现。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发生的变化与两宋时期中国发生变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对对两国历史产生的不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