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在11、12世纪的宋朝,中国大城市里的生活程度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比较而无逊色。”在宋朝“大城市”中能见到的情形有
①娱乐场所歌词流行   ②商铺可以收到纸币   ③居民已经使用煤   ④百姓随意更换职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3-1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2 . 据记载,宋真宗(968~1022年)经常亲临佛寺,进谒参拜,以示崇敬;同时,他也大兴土木修建道观,甚至专门设立道教节日,令天下士民庆祝。这反映当时
A.三教并行局面被打破B.社会主流意识发生变化
C.教化手段呈现多元化D.儒学社会基础严重削弱
2021-03-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民间称富人为“员外”,医生为“大夫”或“郎中”,买酒者为“酒博士”,茶馆伙计为“茶博士”,撑船篙师为“长老”。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A.传统阶层结构瓦解B.向学之风浓厚
C.民间深受理学影响D.社会开放活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早期契丹贵族的墓葬中,葬具多用石棺,陪葬品中模仿皮囊的鸡冠壶数量众多,还常伴有成套的武器及完备的马具。中晚期契丹贵族墓中,葬具多用木椁,鸡冠壶被黄釉瓷器和景德镇影青瓷等取代,马具简化,武器消失,仿木建筑和斗拱壁画增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社会经济稳步发展B.游牧生活的消亡
C.契丹贵族生活奢靡D.南北文化的交融
6 .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下列情形出现在宋朝的是
①“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
②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③“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
④“苏湖熟,天下足”
⑤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人口迁移受法律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有条件地迁移,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这一变化
A.说明宋代新式雇佣关系发展B.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C.导致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D.反映了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蹴鞠”是指古人以脚蹴、踏、踢皮球的活动。宋代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普及很广,宋代蹴鞠艺人组织社团,制定社规,如要和气、要信实、要礼法、要尊重、戒争斗、戒酒色等等。据此可知,当时蹴鞠
A.具有规范社会秩序的功能B.推动了军事力量增强
C.源于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D.有助于形成忠君思想
2020-10-29更新 | 418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0-04-06更新 | 588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019-01-30更新 | 4766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